日本新首相對華政策不容樂觀

2011-08-31 09:25:21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自小泉純一郎時代結束之後,頻換首相已經成為日本政壇的「常態」,首相大位的尊嚴權威,也隨著走馬燈似的換人而蕩然無存。本來,自民黨一黨獨大,近親繁殖,爭奪首相大位的人越來越多,但上任者把首相的「位子」越做越小,人才水準越來越低,首相變成了「大家輪流做莊」的玩家家遊戲,因此,人民期待民主黨的「改朝換代,政黨輪替」,能給經濟低迷、政治低迷、人氣低迷的日本,帶來嶄新的氣象。誰知,從自民黨裡分裂出來的民主黨,不但繼承了自民黨「派閥林立」的政治傳統,也把「首相車轆轉」的毛病也一併遺傳過來。短短的時間裡,兩位創黨元老的首相鳩山由紀夫和菅直人,先後下台走人,如今,通過兩天時間的「趕工」以及兩輪的投票,新的黨代表野田佳彥已經出爐,他也是當然的首相。
 
前首相菅直人本來是「人氣王」,也是日本政壇上的第一個平民首相,但上台14個月,重整經濟沒有起色,抗震救災也沒有突出表現,但卻忙於黨內的鬥爭,結果民意支持度急劇下降,甚至遭遇反對黨的不信任投票,以短期內自動下台承諾,好容易說服鳩山、小澤支持,卻又出爾反爾,戀棧不走,引發黨內逼宮,最後被迫辭職。
 
菅直人走後,民主黨在兩天多一點的時間裡要選出新的黨代表暨首相,時間上真的宛如兒戲,不僅如此,因為沒有眾望所歸的領袖,結果出現群雄並起的局面。這樣,沒有充分的政策辯論,沒有充分的思考,整個選舉變成了爭取派閥支持「拉票大戰」,而焦點竟然又回到了菅直人時代出現的「反小澤」和「支持小澤」上,變成了小澤勢力與反小澤勢力的「代理戰爭」。其中,民調支持率最高的少壯派政客,前外長前原誠司因為在菅直人時代是最為強硬的反小澤政客,因此,儘管前原投票前主動會見小澤,企圖重修舊好,但是不蒙小澤諒解,結果在第一輪投票中就慘遭出局,首相夢碎。
 
但是,小澤派儘管是民主黨內最大派系,但是,自民主黨執政以來,反小澤已經成為黨內主流,其他派系認為,支持小澤,等於是政治自殺行為,因為小澤在選民中的支持率極低,他代表的是傳統自民黨的舊政治模式,即「不擇手段」地爭取政治獻金,增加派閥人頭,所以與小澤拉開距離,等於是跟民意接近。在這次首相競選中,經濟產業大臣海江田萬里因為獲得小澤派背書而聲勢猛漲,在第一輪投票中領先第二位的財務大臣野田佳彥達41票,但也因此在第二輪投票中遭到反小澤派的勢力封殺,使野田獲得逆轉勝。
 
由此可見,民主黨處於一種尷尬的局面,一方面無法忽視小澤派的力量,另一方面,小澤派也不再具備「造王」的實力,這樣,黨內的支持小澤和反對小澤的力量形成一種膠著狀態,黨內的分裂張力超過了團結力量,使執政能力大幅降低,民眾觀感也十分不佳。因此,對於野田來說,要想在這種混沌的局面中打出一條優良執政的血路,首先要解決的就是如何整合黨內力量,形成舉黨一致的局面,但又不要走回「派系分贓」的老路,就是關鍵中的關鍵。
 
內政以外,外交是另一個嚴峻考驗。出身於自衛隊軍官家庭的野田,是外交上的強硬派,比前原誠司有過之而無不及,他直言靖國神社沒有戰爭罪犯,主張參拜靖國神社,否定南京大屠殺的史實,在釣魚台問題上對華強硬,這些言論之前就已經在中國和韓國引發巨大爭議,如今高踞首相寶座,如果堅持原有立場,立刻會造成亞洲外交的風波。
 
由此可見,野田上台,並非是日本尋到真正的領袖,他只是又一波政治風潮中的得益者。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作為第一個「松下政經塾」的首相,日本進入了非自民黨傳統的精英政治時代,確實是不爭的事實。
 
 
关键词:日本首相政策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