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比亞何時能真正獨立自主?
2011-09-06 10:49:52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利比亞目前的情況,可說仍是一片混亂。反抗軍固已進入首都的黎波里,但格達費還沒有落網。阿拉伯語的「輿論」衛星電視台,1日兩次播出據稱是格達費本人的講話,格達費說,他準備與「佔領利比亞的人」打一場「長久的游擊戰」,並呼籲其支持者繼續抵抗反對派,並警告北約,他和支持者將奮戰到底,絕不投降。所以,在未捉到格達費之前,談利比亞的穩定,為時尚早。
由於利比亞先天的弱點,是一個各個部落團結不起來的國家,格達費掌權後,靠著偏袒與鎮壓來維持政權,這在消除利比亞地區、種族與意識形態的分歧上沒有什麼效用。將格達費趕下台的反抗軍,自己也沒有組建成團結統一的部隊。來自西部山區金坦市、中部沿岸米蘇拉塔市與東部班加西市的反抗軍,每支部隊都是獨自作戰,各有各的打算,有時甚至互相發生衝突。
反抗軍雖然有一個「過渡委員會」,但反抗軍各個派系打入的黎波里,各自割據一地,互相對立權鬥。西部山城金坦市的戰士,佔領了首都的機場。米蘇拉塔的戰士,則佔了中央銀行、港口與總理辦公室。另有柏柏族人掌控了的黎波里市中心廣場,他們用噴漆噴上標示屬於他們領土的字樣,昭告著的黎波里即將出現派系割據,新臨時政府無法統一領導的危機。
事實上,忠於格達費的僱傭兵勢力還未被完全消滅,利比亞各處仍有小股戰爭在進行。但西方國家已迫不及待,在巴黎召開「利比亞之友」會議,討論如何幫助利比亞重建的問題。參與軍事行動的國家,固然理所當然要分一杯羹,就是沒有參加軍事行動的國家也在積極參與此次的競爭。
利比亞「過渡委員會」主席賈布里爾說,反對派今後將根據各國在利比亞衝突中對反對派的支持和貢獻施以「回報」,曾經幫助反對派的國家將相應得到「獎勵」。這番表態從另一個側面表明,「利比亞戰爭不過是西方國家的一場石油爭奪戰」。其中充滿了濃厚的「後殖民主義」色彩。一方是利比亞內部各不同部落、不同民族之間的戰爭,一方是西方大國為利比亞石油而發動的爭鬥。所以,即使利比亞沒有了格達費,「後格達費時代」的利比亞,也很難獲得安寧。
對利比亞問題,在聯合國安理會上,中國和俄國是兩個投棄權票的國家。如今,俄國見風轉舵,正式承認利比亞反對派組建的「全國過渡委員會」為代表利比亞人民的合法政權。俄外交部發表聲明說,鑒於俄羅斯與利比亞兩國早前簽署的合約及其他契約對兩國關係仍具有效力,雙方仍將繼續認真履行這些文件,所以承認「全國過渡委員會」為合法的談判伙伴。長話短說,俄國此舉,是唯恐其在利比亞利益遭受損失,故不能不進行補救。
中國在利比亞也碰到俄國同樣問題,所以,隨著利比亞局勢的進一步演化,中國逐漸加大了與利比亞反對派的接觸,但依然留有後手,在這次受邀出席在巴黎舉行的「利比亞之友」會議,中國只以觀察員身分參加,而不是派出正式代表,並且強調在解決利比亞問題上,聯合國安理會應發揮主導作用,其他國家、國際機制和國際會議的努力都應在「聯合國憲章」和在利比亞問題上確立的原則指導下起輔助作用。
事實上,利比亞亂局不是一天兩天可能解決的,中國「以靜制動」的策略,給自己留出可進可退的空間,是聰明的。歐美太急,臨事可能不知如何應對。不但利比亞反對派可能發生內鬨,歐美國家逐鹿也將是「後格達費時代」的主調。利比亞何時能真正獨立自主,誰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