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森林經營和管理注入新活力

2011-09-11 17:20:28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第一屆林業部長會議,連日在中國舉行,緊湊具體的議程和21國與會林業菁英的開誠接觸。使這項區域性專業集會,成為聯合國「2011國際森林年」一項重量級的活動,也使重視森林永續經營與管理的觀念,注入了新的活力。泰國居於「湄公-婆羅古老雨林帶」的核心地位,在國際機構和組織不斷推動改善林業本質,要將林業發展從樹木生產轉型為強調生態保育,和用多元價值生態系統經營的新趨勢下,把握契機、接受挑戰,和其他事業齊步進入現代化經營。

2007年9月,亞太合作非正式領袖會後,發表「雪梨宣言」,將重視森林永續經營與管理,和增加亞太地區森林覆蓋面積,列為行動事項重點。呼籲區域內各經濟體相關部門,應念茲在茲,在全球暖化夢魘掩至的時際,以大規模延衍綠化植被,做平衡氣候異變的一股重要力量,善盡降低溫室效應的一己之責。這番主張,語重心長,對於受到多方蹂躪而未得妥善復育,終至不堪承受更大壓力的地球村。若包括森林在內的自然生態再得不到加倍維護,後果豈堪設想。

根據正式估算,自古以來全世界約80%林地已經遭到破壞,其中一半是過去30年造成;溫室氣體排放量,則有20%是因森林遭砍伐所致。而全球碩果僅存的大林帶,美洲、非洲、亞洲三地各居其一。鼎足而立,其重要性無可取代,但資本主義掌控的既得利益集團,對於林區破壞,林產的巧取豪奪,從不見鬆手。以東南亞地區的湄公-婆羅全球最古老雨林帶為例,由於夙乏妥適經營管理,濫伐濫墾的結果,雨林破敗、範圍縮小,原以茂林為棲息地的生物物種,瀕臨滅絕的逾數百之多,真令人感到痛心。

亞太經合組織針對氣候變遷議題,在雪梨宣言中明列:森林面積至2020年增加2000萬公頃,建立亞太永續森林管理與復育網路,是為湄公─婆羅古老雨林帶,奠立起死回生的里程碑。而由中國負責召集的亞太經合組織第一屆林業部長會議,既承擔起推動雪梨宣言林業行動事項的責任,又為聯合國2011國際森林年扛上啟動的大旗。從區域整合到為國際示範,明知其任重而道遠,但畢竟是有了具體做法。所謂萬里之行,始於足下,各方必予肯定,並以此為佩慰。

在亞太首屆林業部長的連續集會中,共同討論了區域林業面臨的挑戰、林業資源的有效運用與發展、森林管理的強化、透過各經濟體間合作達到區域內森林包容性成長等議題。雖然外界一時無法得知較完整的內容,但部長級會議既按程序做了充分準備,又採取了現代化林業發展的原則,對議題的周延結論和可行性,應無庸置疑。尤其是與會菁英中,頗不乏以當今顯學「生態系統」經營林業饒有成就者,必將經驗托出,引領林業轉型,進入注重生態保育和多元價值的新時代,更值得各方多有期待。

林業科學家一貫強調,森林是地球多元物種根本所在。最重要的是,對人而言,森林是我們生存為大的資源,森林的不當開發使土地流失,人類會失去立錐之地。再從精神的角度切入,林業菁英多曾感性表達,林林也是心靈的一帖良藥,大自然的天籟樂音,絕不輸給演奏廳裡的交響樂。人類可以走入森林,打開心靈,忘卻生活中的汲汲營營,浮名虛利,重新思考生命價值和意義。只是現代文明使森林少了,心靈也因便利舒適生活而荒蕪了,是無奈的。

再從哲學境界的思維中,回到現實議題,森林的生存與發展,必須靠人類保護和經營。我們應該理解,讓森林生態和經濟發展維持適當平衡,是項錯綜複雜又高度困難的任務,盼望區域內有組織的機制、各經濟體的政府和民間,在森林近乎淪陷的邊緣,能以共同力量促成其復育與發展。
 

关键词:森林管理注入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