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信任危機如何化解
2011-09-19 13:17:52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預定10月召開的中共17屆六中全會,除要通過熱度不高的文化體制改革方案,一項重要任務,是在中共領導層中凝聚共識,化解危機。作為執政黨的中共,目前面臨多重危機,其中最受關注的,是社會信任危機。
現代漢語詞語釋義中的「信任」,指相信而敢於託付;社會科學層面上的「信任」,圈定一種依賴託付關係。近年來,中國大陸由信任感的淡薄,到信任的缺失,到現在更已出現社會信任的危機,目前的社會現實,是沒人敢相信,沒人可託付。
近期中國接連發生連串事件,揭示出社會信任危機之深重,民眾對執政黨、對政府、對幹部官員們已極不信任,典型例子,是動車追撞事件,政府說話,不論真假,完全沒人信,鐵道部新聞發言人那句「反正我信了」,道出政府信用崩坍的現實。
令人吁嘆的是,目前的社會信任危機不只是民眾不信政府和執政黨,原來極為權威的專家、尚可信任的傳媒、當受尊重的醫生教師等,都因其劣行蠢舉,失去了可信感。典型例子,是一批被視為文物泰斗的故宮文物專家,居然收錢為假文物「金縷玉衣」作鑑定評估,令騙徒以之騙取國有銀行信貸。
更為嚴重的,還是社會信任危機,實際已瀰漫到普通人間,不用說那些公辦的慈善機構,諸如中國紅十字會、宋慶齡基金會、共青團屬下的青基會等,一個個捲入醜聞。甚至在街上普通老人,自己摔倒後,要指控救助她的人撞傷她,法官還判無恥老婦得直。由之出現老人在街上病倒、摔倒沒人敢扶的奇景。而衛生部跑出來制定「老年人跌倒干預技術指南」,更成笑談。
中國大陸目前的信任危機來自何方?自「文化大革命」結束以來,首先迎來的是信仰危機,一個國家在強制的政黨專政禁錮下,在強化的政治意識形態束縛下,伴之以個人迷信和個人崇拜的政治信仰,形成的所謂信仰,崩潰起來速度極快。在這種信仰崩潰後,信仰危機由之出現。
接下來,中國大陸出現計畫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型,信仰信念更為混雜、社會關係全面歧變、政治經濟相互脫節,在金錢掛帥、利益至上的衝擊下,在執政黨不惜一切代價捍衛執政地位下,從上到下講假話,從裡到外玩貪腐,信仰已經不重要,信任則全面垮塌,形成今天的信任危機。
在多年以專政手段「維穩」下,社會信任危機擴大化、深刻化,到今年開始四面開花。中共領導層這才明白到,社會信任危機是自己的執政危機,還是槍桿子裡治不了的危機。而社會公眾也開始醒覺到,如此危機的擴延發展,不僅傷害到國家發展、社會進步,也已開始危及社會中每個人的生存。
於是,在官在民,都已展開相應的探討,官方還專門下達課題研究,要秀才們獻上對策。但對社會信任危機的來因,就已說得五花八門,有認為是因社會不公平造成的普遍信任感消失,是以一旦有「官2代」、「富2代」鬧事,就形成全國性的軒然大波。
又有認為,是由政府公信力建設滯後引發。政府行使公共權力、從事公共管理,其一切行為必須以公民信任為基礎和前提,也應以維護自身公信力、提供社會普遍信任為目標。但現在的政府,可以說不僅不透明,還幹壞事、幹缺德事,代表部門是鐵道部。政府自身難以達標,令人難以信任。
還有認為,社會信任危機來源於信仰危機,又由道德建設的缺失擴大化和深刻化。目前的主要任務,應當是構建中國的核心價值,以道德的規範、制度的完善,來推動社會信任的重建。此外還有多種看法,包括認為資訊公開不足的,官方習慣性的掩蓋真相,老百姓習慣性的變成「老不信」。
對社會信任危機的探討是多側面的,但行之有效的方法,切實可行的對策,暫未見到,我們可以揣摩到,中共領導層是多麼著急,連退休8年的前總理朱鎔基,為自己的書作宣傳,也要強調書中「都是真話」。相信中共17屆六中全會上,社會信任危機將成焦點話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