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利亞會成為第二個利比亞嗎?

2011-09-28 11:26:17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利比亞過渡新政府在聯合國亮相之後,全國重建開始提上議事日程,雖然在重建的過程之中,利比亞內部的各種分歧會日漸突出,各國在利比亞重建中的複雜博弈也將逐漸出現,這也顯示利比亞的舊問題逐漸變成過去,格達費及其家人的命運成為老利比亞遺留問題的最後象徵。那麼,利比亞之後,誰又是茉莉花革命的「新對象」呢?在國際媒體的聚焦中,敘利亞問題擺上了檯面。深有意味的是,從程序的角度來看,敘利亞問題好像越來越有「利比亞問題」的影子,人們不僅要問,敘利亞問題會否「利比亞化」?表面來看,確實如此。
 
敘利亞風波的起端,也是中東北非茉莉花革命的一環,民眾上街示威遊行,要求改變體制,獨裁者下台,引發了政府的鎮壓。但是,「民不懼死,奈何以死懼之」,敘利亞民眾像利比亞民眾一樣,前仆後繼,持續示威,並在首都之外的地區,出現了武裝抗爭的跡象。因此,國際社會,尤其北約為首的西方國家,提出了當初對待利比亞問題的同樣措施,現實否定敘利亞政權,尤其是強人阿塞德的執政合法性;其次是強化經濟制裁的功能;再次是由英美發起,在聯合國提出對阿塞德的譴責案,美國出面支持。到了這一步,人們已經開始猜測,下一步是否也會如利比亞一樣,由北約牽頭,在聯合國的旗號下,設立禁飛區,然後利用「變質」的禁飛區,對敘利亞政府軍施行毀滅性的打擊,從而鼓勵敘利亞政府內部的分裂,以及敘利亞強人阿塞德的「眾叛親離」,導致力量平衡的變化,並最終改變敘利亞的權力架構,造成「變天」。 
 
問題是,敘利亞不會變成第二個「利比亞」?懷疑論者認為,敘利亞不是利比亞,這不但是因為國情不同,也因為兩國的地位不同。其中最為重要的是,在中東的大環境中,敘利亞並非石油大國,沒有全球石油戰略意義上的利益誘惑,同時,作為對抗美國和以色列的前線國家,受到了伊朗的全力支持,而利比亞在某種程度上,則是一個「孤立」的國家。在敘利亞面臨危機的時候,伊朗等激進反西方國家,將會全力支持敘利亞,形成了另外一種意義上的「全面性對抗」。

除此以外,懷疑論者的另一個理由,建立在國際大環境上,目前歐債危機嚴重,希臘之後,義大利也是困境重重,歐洲國家經濟捉襟見肘,在利比亞之外,難以經濟上支撐較為長期的「空中打擊」,更為重要的是,作為北約領袖美國,經濟復甦曲折,失業率居高不下,根本沒有力量在伊拉克、阿富汗、利比亞之外,再對付敘利亞這個「燙手山芋」,因此,敘利亞在短期內,絕無步利比亞後塵的可能性。
 
但是,這種懷疑論的弱點在於,當利比亞問題在茉莉花革命出現的初期,甚至在埃及革命出現的時候,也有輿論認為,利比亞不是埃及,格達費作為強有力的獨裁者,會有能力度過難關,但最後事實證明,格達費在人民示威,反對派對抗,歐美空襲和制裁的三種力量交匯之下,最終沒有撐過這個秋天。

由此可見,敘利亞的前途,不在於是否會成為第二個「利比亞」,而在於敘利亞的當政者能否在嚴峻的政治現實中,徹底悔改,停止血腥鎮壓民眾的殘酷行徑,並提出人民所需要的改革日程,同時也不排斥鞠躬謝罪下台,不然,敘利亞當局的「覆滅」命運是難以避免的,阿塞德成為「第二個格達費」,也只是時間問題,因為,歷史最終還是站在人民一邊的。
 
 
 
关键词: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