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出頭天 諾貝爾和平獎頒給3女性

2011-10-08 11:55:39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本報綜合報導】2011年諾貝爾和平獎得獎人昨天揭曉,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賴比瑞亞總統瑟利夫(Ellen Johnson-Sirleaf)和賴比瑞亞專欄作家蕾曼‧格鮑伊(Leymah Gbowee)以及葉門人權運動人士卡曼(Tawakkul Karman)3人共享殊榮。
 
挪威諾貝爾遴選委員會主席亞格蘭讚揚3人,以非暴力抗爭,為女性爭取安全,及女性全面參與締造和平的工作;認為除非女性與男性有同等機會,影響社會各層面的發展,才能達致民主及持久和平。3人會均分150萬美元獎金。
 
瑟利夫是畢業於哈佛大學的經濟學者,出生於1938年10月29日,72歲的她是賴比瑞亞現任總統,並且是經由民主選舉產生的非洲國家第一位女總統。
 
瑟利夫曾在賴國前總統托巴特執政期間,於1979年至1980年擔任財政部長,後來因政變而隨著托巴特政府下台。政變發生後,瑟利夫離開賴比瑞亞,並在多間金融機構裡擔任高階主管職務。
 
瑟利夫在2005年的總統大選獲勝,並於2006年1月16日出任總統,她被視為改革派及和平締造者。賴比瑞亞將在11日舉行總統大選,瑟利夫將尋求第二個任期,但被反對派指責買票,及利用政府資金競選,她否認指控。委員會讚揚瑟利夫,致力推動賴比瑞亞和平、經濟及社會發展,及加強女性的地位。
 
第二位共同獲獎人是賴比瑞亞專欄作家蕾曼.格鮑伊,她成立一個由天主教及伊斯蘭教女信徒組成的「賴比瑞亞女性集體爭取和平行動」(Women of Liberia Mass Action for Peace)團體,挑戰賴比瑞亞軍閥,這個組織致力於結束賴比瑞亞的第二次內戰,也因為內戰在2003年結束,使得瑟利夫能夠在2005年,經由民主程序獲選為總統。格鮑伊在2009年曾獲頒由已故美國總統約翰甘迺迪普立茲獎得獎著作「當仁不讓」命名的獎項,以表揚她爭取女權的貢獻。諾貝爾委員會讚揚她,動員不同種族及宗教的女性,令賴比瑞亞結束內戰,確保女性參與選舉。
 
至於另一位共同獲獎人卡曼是葉門的政治人物,並且是反對派伊斯蘭革命黨的高階官員,同時她也是一位著名人權活躍人士。卡曼在2005年成立「無枷鎖女記者」(Women Journalists Without Chains)組織,帶領葉門女性為革命事業奉獻心力。
 
32歲的卡曼,是記者及3子之母,是葉門年初發起反政府示威的領導人物。委員會指卡曼的工作,早於阿拉伯之春前已展開,多年來都參與抵抗世界上最獨裁及專制的政權。卡曼對獲獎感到非常高興,會將獎項送給葉門爭取變革的年輕人及人民。
 
和平獎已連續7年沒有女性得主。基本上,諾貝爾和平獎是對當年全球境況,尤其是危機境況的一種反映。和平獎頒獎典禮是在挪威首都奧斯陸舉行,由挪威國王監禮,與其他獎項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頒發不同。
 
 
歷年得主一覽表
2011年:賴比瑞亞女權鬥士瑟利夫和格鮑伊,以及葉門女權運動家卡曼
2010年:中國民運人士劉曉波
2009年:美國總統歐巴馬
2008年:芬蘭總統阿提沙利
2007年:美國副總統高爾和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問題小組
2006年:孟加拉經濟學家尤納斯和他創辦的鄉村銀行
2005年:國際原子能總署和埃及籍署長艾巴拉迪
2004年:肯亞生態學家馬阿薩伊
2003年:伊朗維護人權律師艾巴迪
2002年:美國總統卡特
2001年:聯合國及秘書長安南
2000年:南韓總統金大中
1999年:無國界醫生組織
1998年:北愛爾蘭促成和平協議的政治領袖修姆和崔波
1997年:美國反地雷人士威廉斯及國際反地雷組織
1996年:東帝汶總統霍塔和天主教主教貝洛
1995年:英國反核人士羅布拉特及普格瓦希反核運動
 
 
 
 
关键词:女人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