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台灣大選沒有立場?
2011-10-09 19:18:39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美國到底會支持誰,這是台灣大選進入白熱化之後的一個熱門話題。美國國務院亞太助卿坎伯日前回應國會眾議員強森質詢時闡明:「美國不會用任何方式干涉台灣總統大選。美國對台灣選舉不會選邊站,將與任何一位經由自由公平選舉產生的台灣領導人密切合作,維持對台灣人民繁榮及和平的承諾。」這是美國第二次公開表態不會介入台灣大選,話題還是來自金融時報的報導,即會見蔡英文的美國高階官員擔心:蔡英文若當選,兩岸關係會緊張。
但在另一方面,坎伯說出了重點,就是美國政府對台海現狀的理解和主張,即「台灣促進兩岸和平及逐漸和解的現行作法,是台灣人民期望民選領袖做的事。」重點在「現行作法」,此「現行作法」當然是馬英九上任後推動的,至少馬英九化解了兩岸的緊張,降低了兩岸發生衝突的風險。這才是為兩岸人民謀幸福,非僅是美國眼中的東亞區域和平。拿綠色政權來比較,從緊張和風險轉化為兩岸互惠互利,不論就戰略眼光或資源配置言,這些都是歷史的大轉折,讓兩岸的未來都可以樂觀地看到光明面。
美國國務院公開表態不干涉台灣大選,既可是表面文章,也可視為美國政府對台灣的尊重;但從美國眾院外交委員會持續召開「台灣為何重要」聽證會,可以感受到綠營支持者對美國國會的遊說工作正在加緊,等同對國務院處理美台關係持續施壓。蔡英文若當選雖僅是一個假設題,但綠營不能不擔心美國政府在關鍵點上究竟會支持誰。由於是來自於國會施壓,這就讓美國政府不能不表態,而且也只能表態不干涉台灣大選。
就上述情況證據推估,美國高階官員向金融時報放話,顯然屬實,否則綠營不必如此大動作地追問,並動員國會議員強求國務院出面消毒。
再對照美國國務院亞太助卿坎伯向聽證會提出書面證詞,可以發現美國當然有立場。坎伯強調,台美政治關係的基礎是共同價值及民主信仰,美國不認為台灣任何政黨及領袖享有處理台美關係的獨占權力;這表示美國是有其立場的。而且美國反對聯合國機構透過任何行政障礙,片面決定台灣的政治定位,未來若有類似情事,美國會繼續表達反對。這更是明白表示,凡涉及台灣政治定位和未來命運的,基於戰略利益,美國都不可能置身事外。
至論當前的台美互動,坎伯表示,台灣可能在短期內加入赴美免簽計畫,美方未來還將加派資深官員訪台。除此之外,美國也相信台灣應有意義地參與國際組織。在經貿關係上,美方盼望能解決美國牛肉輸台障礙,並就此恢復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會談,並就「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協定(TPP)」展開對話。這些都表明美國正持續推動更緊密的美台互動,當然也可以列入馬英九處理美台關係的政績。
前瞻兩岸互動,坎伯說,2012年會是具挑戰的一年,台灣有總統大選,北京也有領導人更替,無可避免會有一段不確定期。台灣領導人面臨這些巨大的挑戰,得設法平衡與中國及美國的關係,達成對各方都有利的局面。讓我們再次引述坎伯的話,即「台灣促進兩岸和平及逐漸和解的現行作法,是台灣人民期望民選領袖做的事。」這更是明白支持馬英九現行的兩岸政策。就馬英九的解釋,這就是立基於「1個中國,各自表述」的「92共識」。也正如北京表態,兩岸如果沒有「92共識」,是難以想像的。
如果說蔡英文認為「92共識」是虛構的,是國共之間的協議,並在日本回應是否可能放棄「台獨」時表態說「通過民主程序,任何可能都存在」,這等同任何風險都存在,蔡英文的風險當然遠大於馬英九。只要蔡英文不公開承諾放棄「台獨」,美國政府為了避險,會有什麼選擇也就很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