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回顧:辛亥革命,辛卯抗命

2011-10-10 11:15:00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在辛亥革命100周年的大日子來到,海內外的華人應紀念什麼?怎麼期望?因為辛亥革命是以往無數次革命累積而成的,亦是無數的華人合力促成的。辛亥革命的目標是推翻極權,但到了今天,極權政治有沒有苟存於中國呢?辛亥革命的精神,是推動民主,但到了今天,中國又有沒有全面民主呢?辛亥革命的至終,是改善民生,但到了今天,中國人民又可否豐衣足食呢?因此時至今天,吾人仍須奉行國父孫中山的三民主義,追求民生樂利的社會。
 
究竟在過去100年,我們的國家,在民族、民權、民生三方面,又做出些什麼呢?是做出太多,且在早期、中期、近期,變得更多。1921年是第一個10年的辛酉,其時軍閥內戰,兼受外國欺凌,民族處於生死存亡階段,可說是革命尚未成功,中國人只有認命。
 
1961年是第六個10年的辛丑,台灣仍處於克難階段,中國大陸則是大躍進,亦即是大饑荒的後期,死人無數,民生不保,在大陸而言,雖說另類革命已經成功,可惜這種革命,是革人命,變成喪命。
 
1971年是第七個10年的辛亥,是另一個甲子,當年孫中山所創立的中華民國已被退出聯合國,大陸的文化大革命已進入高潮,這可說是別類革命,同樣死人無數,可謂非命。但非命的階段,亦是轉變的一刻,其時大陸的軍頭林彪已墜機身亡,反革失去了武裝的支持,另一派重新浮頭,台灣則死而復生,經濟建設救了台灣,在往後的60年代,台灣冒起,90年代是中國大陸的冒升。
 
2001年是最後一個10年的辛巳,台灣已出現政權交替,民進黨執政,是民主的成熟;在大陸,亦開始聽取民意,變成民主發展的初階段。在國際的層面,是「911」事件的發生,恐怖分子所發動的是一種超限戰,原來小、弱、寡的一方,可以用純戰略而非全戰爭的方式,去傷害大、強、多的一方,在非對等的對峙中,發揮超想像的力量。另一方面,美國所發動的反恐戰,正消耗美國的國力,美國已不能維持單極的絕對優勢;同時亦是歐盟的冒起,一個多極世界已經形成。
 
在歐美陷入經濟危機的一刻,金融海嘯已從兩岸四地擦身而過,相對而言,未來的世界,又會否形成大中華與歐美的兩極呢?又是否變命的開始呢?
 
100年來,中國已經崛起,中國已經脫貧,大陸逐漸步向小康,雖然只有一部分人富起來,仍有一大部分人只取得生存權,但在台港澳,卻已經形成一個富裕的社會,在人均生產值方面,港澳已名列前茅,台灣仍可貼近,雖然澳門只靠賭起家。
 
問題只在民權的單方面,台灣已有民主的全部,港澳仍在民主的初步,不過,超限戰卻帶來歷史發展的一個新啟示,就是對峙的雙方,小、弱、寡的一方,未必不可發揮影響力,如是開放的港澳,民主的台灣,未必不可影響中國大陸。
 
一個民主、富裕的中國,自然可以冒起,傲視世界,維護全球,因為中國人是愛好和平,同時不信宿命,不然我們這個民族,不會生存了幾千年,我們這個國家,不會經歷了辛亥革命以後多次的再生、翻身,因此從辛卯開始,是抗命的開始。   
 
关键词:100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