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大:水災經濟損失逾1567億
2011-10-14 11:46:46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本報訊】泰國商會大學經濟預測研究中心主任塔納文表示,水災造成的經濟損失提高至1,567億1,900萬銖,比上周激增500億銖,對國內生產總值(GDP)的影響從原預估的0.8-1%,增加至1.3-1.5%。
因為大城府的洛察納工業區,以及那空沙旺府全面遭受洪水侵襲,使得工業損失高達500億銖,農業損失686億1,200萬銖,尤其是大米種植地的受損面積從600萬萊提高至800萬萊,導致大米產量損失程度從300-400萬噸增加至500-600萬噸,流失農業收入從400-500億銖走高至600億銖。家禽業、漁業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旅遊業的損失額度高達82億5,400萬銖、貿易損失123億4,700萬銖、家庭損失34億5,460萬銖、以及公共設施損失111億5,200萬銖。
上述經濟損失數字還未包括未來其他工業區可能發生的損失,如果災情嚴峻,水淹至曼谷,將導致明年泰國的GDP增長率估僅3-3.5%。經濟預測研究中心認為,本月19日召開的金融政策委員會議,應暫時維持3.5%的政策性利率,並建議降低利率幅度,以刺激泰國明年的GDP增長率,使其達到4-5%。
今年9月份消費者信心指數為81.8,低於8月份的83.4,消費者信心指數已持續2個月呈現下滑。消費者對經濟信心指數也低於8月份的73.8,降至72.2,因為多個府治爆發洪水,以及不確定國際經濟對泰國經濟的影響。
塔納文說,如果10月底國內水災局勢還沒有獲得緩解,估計10月份的消費者信心指數將大幅下滑,因為民眾對目前經濟狀況缺乏信心,並擔心未來的社會福利問題,所以紛紛放緩消費,尤其是非生活必須品,如房屋、汽車、旅遊以及娛樂活動等。
泰國商會副主席、以及經濟復甦政策委員會主席宋吉指出,總理穎拉出台災區救助政策,削減各政府機構10%的財政預算用於災區重建。個人認為該政策800億銖的預算不足夠幫助災區,因為此次水災的損失高達4,000億銖,占總體預算2兆3,000億的20%。目前政府明年度目標收入為1兆9,800億銖,估計政府需要再增加收入2,000-3,000億銖才足夠。建議政府應放緩或重新考慮還未實施的惠民政策,將項目資金全面用於救助工作。
宋吉補充道,泰國商會已經建立救助中心,密切關注災情,並聯手商會成員共同幫助災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