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完全撤出伊拉克對中國的影響

2011-10-19 11:52:27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在經歷了長達8年的戰爭,犧牲4000多軍人之後,美國決定將在年底,按照歐巴馬政府的既定的時間表,全面撤出伊拉克。本來,美國準備留下數千軍人,幫助伊拉克進行訓練,但前提條件是,駐留美軍要擁有免於被伊拉克法庭起訴的權利,但是,伊拉克總理馬里齊告知美方,他在國會無法得到足夠票數的支持,來給予美軍豁免權,美國只能放棄留駐美軍的計畫。
 
毫無疑問,從結果來看,美國對伊拉克的戰爭,不但讓美國付出了沉重的軍費開支和人員犧牲的重大代價,也讓美國付出了國際形象大幅度折損的後果。至於伊拉克的民主機制發展,到底會給伊拉克人民、伊拉克的國家發展,以及中東地區的體制和意識形態的變化,帶來怎樣的影響,還有待於未來歷史的檢驗。美軍的撤出,雖然不是敗退,但也絕對不是光榮的撤出。
 
從美國自己的利益和戰略角度來看,美軍在伊拉克的全面撤出,帶來兩個直接的變化。一個是美國可以節約在伊拉克駐軍所要承擔的龐大軍費開支,這對美國目前捉襟見肘的經濟狀況來看,當然是好事情;另外一個,當然就是會加速美國將政經軍的戰略重心,向亞太地區,甚至是東亞地區移動,這對中國的崛起,是一個嚴峻的挑戰。無獨有偶,正在美國做出全面撤離伊拉克這個重大決定的同時,美國國務卿希拉蕊在《外交政策》雜誌11月號上,發表了一篇題為《美國的太平洋世紀》長文,明確指出亞太地區已經成為世界的新中心,美國的戰略中心也必須東移,美國不但會繼續留在亞洲,也要領導亞太地區的發展,因為這是美國的核心利益所在。
 
換句話說,美國在將近20年前,就已經看到世界經濟中心向亞洲移動的趨勢,及時制定了戰略中心東移的基本國策,但因為歐洲的科索伏問題,以及2001年發生的911恐怖襲擊,打亂了美國戰略東移的時間表,延緩了美國在該地區的戰略部署。一直到歐巴馬上台,確定了陸續撤出伊拉克、阿富汗的決定,才加快實施戰略中心東移的計畫。從理論上講,歐巴馬將美國定位成太平洋國家,自稱是太平洋總統,顯示美國在亞太地區尋找全球新戰略根基的決心;從實際操作來講,美國在南海領土爭端的介入模式,就是擴大美國在這個地區的結盟陣營,與中國進行有效的抗衡,防止中國崛起,最終把美國擠出這個區域。
 
因此,希拉蕊在文章中坦然承認,隨著美國從伊拉克和阿富汗的逐步撤出,美國在未來10年的外交方略中的一個重大使命,就是把其世界戰略的資源大幅增加,包括外交經濟及其他方面,都鎖定在亞太地區,因為利用亞洲的增長和活力,是美國經濟和戰略利益的核心,也是歐巴馬政府的首要任務。 
 
事實上,美國挑中國作為競爭的對手,並不完全因為是中國的體制與美國不同,更重要的是因為中國崛起的速度和廣度,已經讓中國具備了世界強國的雛形,比當年日本經濟如日中天時對美國的潛在威脅更大。中國幸運的是,美國在中東的兩場戰爭,耗時耗力,讓美國無暇東顧,同時,全球反恐又讓美國需要中國的支持,因此,中國贏得了10年發展的黃金時機。
 
如今,隨著美國完全撤出伊拉克,以及正在開始撤出阿富汗,北京確實要在亞太地區,乃至自己的家門口,正面回應「美國回來了」的局勢。好在美國看到無法遏制中國的崛起,只能尋找最佳的方式,與中國分享這個地區的戰略利益,這也是為何希拉蕊在文章中明確表示,一個欣欣向榮的中國對美國有利,一個欣欣向榮的美國也對中國有利。
 
換句話說,中美關係「利益攸關,不容失敗」,這就超越了美蘇在冷戰時期你死我活的零和遊戲模式,而是認可「大國共存」模式,對此,中國不必驚慌,也不必反應過度,而是應該利用美國留在亞洲的「正面優勢」,繼續維持中國得以持續發展的外部和平環境。
 
关键词:完全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