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應該在道德文明上站起來
2011-10-29 08:47:30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廣東佛山兩歲小女孩王悅,慘被兩輛車無情輾過,不僅如此,在長達七八分鐘的時間裡,近二十名路人經過,竟然漠視無睹,既無人施以援手,也無人報警,直至一名拾荒阿姨將她拖扶到路邊,整個事件,都被鏡頭錄下,重播在十幾億人民的眼前,引發了巨大的社會議論風暴。這樣的鏡頭,還成為世界要聞,不少人感慨,中國人的良知到哪裡去了?這到底是國家病了,還是社會病了,或者說在那個地方的人病了?很少有人同意,外國的一些英文媒體,藉著這件事情,批評中華文化冷漠,中國人民族性格冷漠,因為早在幾千年前,我們的先哲孔孟諸賢,就提出了人溺己溺的命題,助人為樂的故事,貫穿在整個中國漫長的歷史歲月之中,即使在小悅悅慘案發生之後,數以千計的中國人,通過捐款援助,體現了上述的精神。更何況,類似的事情,也曾經發生在西方國家,並非中國獨有。
但是,我們必須承認,今天的中國,道德滑坡、良知泯滅的現象,超過了文革前的時代。小悅悅雖然搶救無效,已經走了,但是,她兩歲的生命,她臨終前插著各種救生管子的臉龐,她無邪但也無助的眼神,成為歷史的定格,也像一把錘子、一柄尖刀、一口銅鐘,敲打著中國人遲鈍的神經,刺痛著中國人沉睡的良知,震響著中國人麻木的心靈。中國社會應該在深刻的反思中,延續小悅悅短暫的生命,讓她的死,喚醒整個民族的靈魂,如此,才是紀念這個無辜和幼小生命的最好辦法。
在這波巨大的社會議論中,人們看到,改革開放以後,中國的經濟確實一日千里地前進,中國的富翁也在兩位數、三位數地成長,但是,整個社會「向錢看」的風潮也是一浪高過一浪,「錢」成了一切,為了「錢」,可以「笑貧不笑娼」,為了「錢」,可以不擇手段,為了「錢」,可以六親不認,這種物質主義的「拜金潮」,蕩滌著一切道德傳統,包括救死扶傷的人道主義傳統。其實,「抓住一切機會撈錢」的貪欲和價值取向,產生了畸形的社會現象:當官的顯然要利用手中的權貪污,而有的弱勢老百姓就會藉著「拆遷」、「交通事故」等機會,狠狠地敲政府一把,敲其他人一把,而整個社會貧富差距的擴大,就越發助長這種社會的病態。
因此,通過小悅悅事件,中國政府和民眾,需要從不同的層面進行反思,提出改善的措施。就政府角度來看,加強反腐敗和法制建設,是為建立一個公正平等社會的大環境,所必須具備的最基本條件,因為沒有民眾對政府的「基本信任」,整個社會的信任就難以建設起來,而信任危機一定會助長道德良知的滑坡;同時,政府在呼籲社會提升道德的時候,必須要進行政治體制的改革,讓公民社會發展起來,讓尊重人權,尊重生命的價值觀念發展起來,讓民間慈善事業,非政府機構發展起來,社會和社區的健康細胞成長了,損人利己,或者自我中心的「病菌」就難以蔓延;還有,政府應該建立起完善的社會保障機制,包括醫療保險、汽車保險等等,有了這些保障,「撞傷人不如撞死人」之類的荒唐邏輯,就無法在社會中橫行其道,人的惡念,在某種程度上就會被遏制,那麼,許多慘劇也可以避免。從個人角度的反思來看,中國人應該體認到,「錢」只能裝飾表面上的「體面」,道德的麻木不仁,直接就偏離了「做人」的基本軌道。
在今天的全球化時代,你的一切行為,不但保安鏡頭會錄下,更重要的是,「人在做,天在看」,人要有敬畏之心,憐憫之心,惻隱之心,才配得上稱為地球村的人。我們可以試想一下,連躺在血泊中的小悅悅都可以「視而不見」,這樣的人,怎麼會幫助鄰人,愛護環境,保護動物?
由此可見,中國人不但在經濟上要站起來,在科技上要站起來,在國防上要站起來,更要在道德文明上站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