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耗用量超越人口成長的危機

2011-11-10 15:52:59 作者:Sirius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早在21世紀將來臨前,國際水資源問題專門機構和相關學者專家,已經提出「水資源正超越石油,成為世界上最稀少的重要資源」的議題。當時具代表性的水資源危機專家莫德希巴羅指出:「20世紀全球人口成長3倍,但用水量卻翻逾7倍。到2050年,當人口推估再成長30億後,人類單單要養活自己,供水就需成長80%,沒有人能知道這些水要從哪裡來」。這項說法,印證了世界資源學會日前提報的數據有其正確性,再不卯足全力處理水資源,只是堪食用水匱乏,就足以如聯合國人口基金所提示的警告:人類社會有滅絕的危機。
 
華府智庫報告,全世界用水超過人口成長,主要原因之一是,開發中國家愈來愈多年輕人離開農、牧產業,進入都市解決生計問題。推估都市人口每5日將增加100萬人,以致從2007年至2025年間,都市居民和工業服務業發展用水,需求急速上升到約50%。和都市社會已大致成型、趨於穩定的已開發國家相比,則已開發國家都市用水,只增加約18%。且都市擴張,難免會侵蝕優良農業用地,影響到清潔用水的提供,使問題益加嚴重。
 
到目前為止,世界人口破億的國家有12國,其中除了美國、日本是已開發國家、人口尚不足4億5000萬之外。開發中國家多達10國,人口則高達約40億,這項逾總人數一半以上的人口,無論留農或進入都市謀生,在改善生活水準的要求下,大多數需要可觀的水量供應。而亞洲地區近年經貿成長快速,水資源不足現象尤其明顯。一面是淡水資源需求快速飆升;另一面是氣候、環境、管理不當、汙染造成淡水資源萎縮,形成「矛盾世界」的典型。
 
全世界目前有10億以上的人口無法取得安全的飲用水,而且每年平均有超過500萬人死於因飲水所引發的疾病,是全球因戰爭死傷人數的10倍。加上前述種種用水不足的緊迫現象,國際專業機構的另類推論,也已廣為流傳,增長了不安的氣氛。世界銀行的專家曾預測,「若說石油為20世紀戰爭糾紛的重要原因之一,則21世紀的水問題可能會引發國際糾紛。尤其是發展中國家和低度開發國家普遍用水不足、水質汙染和跨越國境的河川水利用爭執。使水問題從國內齟齬發展成國與國間的衝突,在所難免,證諸非洲5國曾有一項共用尼羅河水協議,引起埃及、蘇丹等主要長期尼羅河水使用國高度緊張,就是顯著一例。
 
在淡水資源緊迫壓力下,各方面治水、管水、廣覓水源的呼籲不曾中斷,但能收到的實際效果不多。聯合國「世界水資源日」訂在每年的3月22日,年年100餘國代表集會,發言盈庭,會後殊少見具體作為。於是務實派人士又主張從基本做起,由各國針對淡水資源,做總量管制,伴以雨水回收利用、號召普遍節約用水、做好關鍵基礎設施、水稻種植的供水灌溉系統完全現代化等,盡其在我,嚴格要求,可能會有效果。
 
泰國自古以來就以環境優異,生產水稻供應內外主食而聞名於世,並一直受到米食地區人民的廣泛讚譽。但是近年迭遭季候風雨帶來水患所侵襲,稻穀受損,曼谷今年也有若干地方泡湯。恰當此時,國際智庫重提淡水資源嚴重不足報告,何以泰國淹水而外國缺水,正可做一番比對研究,以為改善依據。
关键词:淡水耗用超越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