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政府致力救助受災台商
2011-11-12 11:37:26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曼谷的水患,其實是司空見慣的事,每年的雨季,都有幾條馬路積水,但來得快去得也快,均未造成災害。今年情況比較特殊,三個颱風襲擊泰北,挾帶超大的雨量,清邁市區被水淹一米以上,這個天災固然難以避免,但也有少許的「人禍」因素造成,諸如泰北地區的盜伐林木嚴重,使天然屏障水土保持的森林消失了,洪水淹沒清邁市區,又繼續往南流,當洪水到大城府時就完全失控,造成巨大水患,再長驅直入波及曼谷。政府救災指揮中心無法發揮功能,最終曼谷居民也飽受淹水之苦,並長期生活在恐慌之中,成為國際的笑柄。
在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在第一時間表達對泰國水患關懷之意,10月12日僑務委員會接到台商可能受災害的消息後,為穩定受災台商心理建設,僑委會委員長吳英毅立即宣布對泰國災區台商啟動「海外信保基金」,只要是台商受災戶,可以申請10萬美元的信用貸款。馬英九總統知道有台商受災,特別指派總統府諮詢委員鍾堅,於11月5日從台北專程到曼谷瞭解災情,及台商受災狀況。鍾堅委員在次日到代表處聽取陳銘政代表及各單位主管的災情報告後直接進入災區,實地勘查災情,與陪同的陳代表、台灣會館主席馬勝德、台灣總商會總會長張峰豪等,在災區、台灣總商會副總會長郭修敏受災的工廠開會商討救災計畫。鍾委員並表示,馬總統很關心泰國的災情,更關懷台商的情況,並表達馬總統要以「台灣為主、台商優先」的原則作救災工作。鍾委員完成三天的視察後回台,向馬總統報告,並展開對泰國及台商的救援工作。10月18日由駐泰代表處代表陳銘政,代表政府捐助救災款10萬美元, 11月9日行政院院長吳敦義更在僑務委員會議中宣 布,再追加對泰國地區水患救災總額100萬美元,包括對受災台商及泰國政府,包含現金及救災、保健及醫療物資等。
在泰國的許多台商,在事業有成就之後,對泰國當地社會也很有回饋之心,時常舉辦慈善、救濟活動,得到當地政府及社會的好評,使得泰、台之間的合作及和諧工作,贏得許多的信任與方便。因此台灣會館、台灣總商會在10月25日也邀請駐泰代表處開會研商成立了「台商救災中心」。中心下設三個工作重心;一、防災中心:由郭修敏副總會長負責,主要工作是相互聯繫,提供資訊及防災器材。二、救災中心:由蔡榮林副總會長負責,主要工作為,對受災台商提供物資及器材緊急救助。三、災後重建:由張峰豪總會長負責,處理僑委會對泰國受災台商緊急提供「海外信保基金」美金10萬元,方便受災台商及早恢復業務事項。除台商救災中心外,慈濟功德會也成立醫療中心及救援中心,提供許多的服務。台商集中於曼谷吞武里人數最多, 14日洪水侵入吞武里,受害台商不少。陳銘政代表、台灣總商會張峰豪總會長、台灣會館副主席林來好、數位該會副總會長、吞武里聯誼會會長張坤河及代表處主管,在11日兵分兩路再度 涉水到吞府台商區及拉家邦區發放救濟物資。
這次救災行動中,有一位台商的熱情奉獻值得表揚,這就是台灣總商會副總會長郭修敏,當10月份曼谷北部災情傳出時,市面沙袋嚴重缺乏,她便要工廠工人做數以萬計的沙袋,不但免費提供,而且送到目的地。當沙袋都送出去時,洪水轉向,朝她的工廠掩至,她才發現自己未留存一個沙袋,結果自己的工廠被洪水侵襲,她沒有一句怨言,還繼續做救災工作。她的急公好義及樂觀精神,確實令人敬佩。
在這次洪災中,台胞有許多令人讚許的行為,但遺憾的是出現了一個令人意外的瑕疵。有人利用網路Face Book連續散播不實的謠言,批判、攻擊自己的政府,說「政府不救台商,台灣的錢應該救台灣人」,這一切均非事實,且觀念狹隘與不智。台灣再60多天後就將舉行總統大選的敏感時期,製造這種不實謠言,想藉此製造對立、分裂族群,打擊政府威信,此種行為真令人悲哀。這次泰國水患災情不斷擴大,台商也紛紛加入各地救災行列,期盼大家同心協力,不要在無謂的問題上製造對立,並兼顧國際禮儀,不要讓中華民國政府援助泰國水患的善舉,以及大部分善良台胞熱心救災的成果被抹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