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貨幣政策要為危機負責
2011-11-13 11:21:44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歐盟國家正面臨嚴苛的債務危機,這已獲得共同的認知,然而對其成因,恐怕就有很多不同的答案,其中,歐盟當局不當緊縮的貨幣政策可能要負相當責任。這點若不能釐清,可能遺漏重要線索,甚至不能從源頭上放出活水,則救市措施將有力不從心之憾。
其實,這一個觀點並不需要很複雜的推論或證據,只要觀察最近3年來,名目GDP和貨幣供給之平均年成長率,就會發現該地區GDP年增率僅1.4%,因為貨幣年增率僅2%。所以,過於緊縮而非寬鬆的貨幣供給,正是帶來歐盟所得成長幾近停滯的一項重要因素。這個貨幣政策的盲點必須予以指出,並針對性地作出調整,否則歐洲當前的困局將無法紓解。
歐盟貨幣政策的過緊,大部分是被害怕通膨所嚇出來的。大家都知道目前歐洲經濟問題濫觴於前一回合的金融海嘯,從美國次貸風暴,進而引發金融流動性的不足,掀起全球性金融風暴。這樣的大風暴,其病因來自歐美,其傷害也以歐美為主,新興經濟體基本上是受牽連者,大多僅是皮肉之傷而已。
歐美主要的對策就是用極度寬鬆的貨幣與財政政策,但遺留下來的問題則是這些政策何時退場?易言之,目前的困局是事先可以預見的。必須指出的是德國的財政紀律相對嚴謹的多,對於過分寬鬆的貨幣政策也頗有覺察,因此率先升息並採行讓寬鬆貨幣政策退場的措施。因為他們對通膨的威脅採取相對保守的態度,只是後續卻遭遇希臘爆發債務危機,又引發今日的困境。
原本希臘或歐豬四國的債務問題,被各該國政府或跨國金融機構予以遮掩,或者利用金融工具加以掩護,但當歐洲率先採行退場措施、利率升高後,這些高負債國家的財政負擔先行暴露,進而引發出連鎖的債務危機風暴。所以,我們也可以說,這場債務風暴是源於原本較負責任的退場作為所引發,導致保守態度反而帶來風暴的結局,這也是「債務危機是被害怕通膨所嚇出來」的道理。
從上述的推論,對於今後總經政策的建議將有不同的思路,那就是不能再對貨幣政策採取進一步緊縮作法,這也是歐洲開始反降利率的主要理由。尤其是歐盟國家在解決債務危機時,各國利害觀點不同,債務重整方向不一,在時間久拖未決的情況下,幾乎已錯失原有解決問題的「黃金時間」,未來更添許多不確定性。
所以,檢討此次歐盟所陷入的經濟風暴,不難看出對總體經濟問題的診斷與對策,乃至對策的決心與強度,都可能影響政策的成敗。由於對金融海嘯所採措施應盡速退場的看法非常突出,因而在緊縮政策上搶先一步,未料反而引發利率大幅彈升,使得若干國家之財務負擔加重,無形當中卻掀開了債務問題的「潘朵拉」,這不能不說是一場意外的風暴。
當然,歐盟國家在歐元的保護傘下,財政紀律鬆懈也是此次風暴最直接的元凶,同時也暴露「共同貨幣」、「單一貨幣」在現實世界中,仍有很多制度性弱點,尚待後續去補強。此外,一旦面臨類似當前的困局,整合或單一貨幣如何建立退場的機制,恐怕也是完整貨幣整合制度的重要環節,同時,貨幣與財政政策猶如車之雙輪,只有單輪的載具,其欠缺平衡性的危險是顯而易見的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