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核危機引發戰爭的可能性加大

2011-11-18 18:08:03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誰也沒有想到,亞太峰會除了歐洲債務問題、跨太平洋夥伴協議問題、中美問題之外,突然冒出了一個伊朗議題,轉移了很大一部分國際輿論的視野,並再度把中東的戰爭問題拉到檯面上。事緣國際原子能機構近日公布了一份有關伊朗核計畫的報告,指出該國一直到2010年,還在積極從事核武器的研製。換句話說,伊朗在這幾年中,並沒有任何停止核武開發的舉動,反而一直在加速開發,難怪以色列總理警告,伊朗原子彈的建成已經迫在眉睫,再不採取行動,就會後悔不及。
 
美國總統歐巴馬的反應,雖然謹慎,但相當迅速果斷。在夏威夷參加亞太峰會的歐巴馬,立刻在雙邊的領袖會談中,與俄羅斯、中國、日本等領袖討論該議題。雖然有媒體報導,俄羅斯領袖對於美國再度發出干預中東國家的資訊大表不滿,但是,歐巴馬在峰會後的記者招待會上明言,中國和俄羅斯對於阻止伊朗發展核武已經取得共識,峰會後數周內,各大國將磋商,尋求危機處理的方案,尤其是制裁案。
 
其實,一如十個月前對付利比亞危機的模式,美方和西方國家肯定要走一番外交努力的途徑,向外界顯示不到最後關頭,不會尋求戰爭,另一方面,又會不斷向伊朗施壓,升級制裁措施,一直到最後通牒,讓戰爭的來臨變成伊朗領袖的選擇。
 
其實,伊朗核危機延續至今,以色列和美國,都早就擬定包括空襲在內的戰爭計畫,只是在等待時機。在過去的幾年中,美國面臨兩場戰爭,不但經濟上無法承擔另外一場戰事,同時也擔心世界輿論對美國的反彈,造成美國國內的重大危機。後來,美國被逼處理金融風暴,視野轉到國內,無暇顧及伊朗核危機等問題。但是,這次形勢出現根本性的變化,戰爭的危機和陰影加劇。一方面,原子能機構的報告,讓美國和西方對伊朗主動停止核子試驗徹底失去信心,另一方面,美國從伊拉克撤軍,減少阿富汗的部隊,目前可以騰出手來,打一場快速的局部戰爭。而美國和北約對利比亞干預模式的成功,為西方解決伊朗核危機,推翻敘利亞當權者,提供了最佳的範例。
 
國際社會,尤其是俄羅斯與中國,雖然反對美國和北約組織動輒發動戰爭,但在遏制伊朗發展核武器方面,世界還是有共識的。美國就是抓住這一點,催促國際社會拿出可行性方案,確保阻止伊朗停止核子試驗。一旦方案失效,美國和西方國家就可以「替天行道」,而西方國家民眾的反彈也會大幅度削弱。
 
在這種形勢下,美國等不用採取地面部隊進入的高風險戰爭入侵,而是利用空中優勢,對戰爭目標進行精確性打擊,並等待伊朗內部的政治形勢變化。毫無疑問,像利比亞一樣,伊朗本來就存在反對勢力,連政府內部都有改革派,一旦當局的軍事力量被轟炸壓制,反對力量就會乘機崛起,接管政權,同時為西方的撤出鋪平道路,這就是最佳的退場機制。
 
在打擊伊朗問題上,美國和西方更可以放心的是,以色列將會主動承擔實施空中打擊的任務,這讓美國的介入更加輕省。說穿了,以色列早就想打,因為伊朗已經成為它的心腹大患。英國報刊就披露,以色列早就準備好了襲擊方案,並會選在今年底動手。
 
對歐巴馬來說,是否動手,除了國際社會的反應以外,國內選民的動向可能是關鍵,因為現在正好是總統大選年,任何一個大動作,都可能影響選情,影響他的連任努力。然而,今天的美國,民眾對短期內的經濟復甦加快已經沒有信心,不少人或許會支持一場美國沒有太多犧牲損失的戰爭,因為任何變動,都可以帶來變化,所謂「窮則思變」,更何況,世界一動,美國的地位就無形提升,美元也會高漲。由此可見,伊朗核危機引發的戰爭陰影,正在加重。
 
关键词:伊朗核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