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慶東的「漢奸論」比「三媽論」危害更大
2011-11-24 11:06:22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北京大學又出名了,這所中國的第一學府成為媒體的焦點,不是因為又有這所大學的畢業生要做領袖了,或者說這所大學的排名,在國際排名的名單上,躍進了好幾位,又或者說,北大的自由民主風範又「回來了」,這次北大的出名,是因為北大的一名教授,在微博上痛罵所謂的自由派媒體南方報系,並用了「三媽」(滾他媽,操他媽,去他媽)的骯髒語言來「炫耀」他的豪氣。
這個自稱「孔子後代」,諢名又叫「孔和尚」的名教授孔慶東,掀起了一場媒體和網路大戰,即所謂的「挺孔派」和「反孔派」。新華社專門發文,要求北大「清門戶」,北大的校長黨委書記等一眾幹部,則特別選在唱紅打黑的基地重慶,公開支持孔慶東。受到鼓舞的孔慶東,也反擊新華社,更點名批評被認為是改革派的廣東省委書記汪洋。於是,這場爭論又變成了中共18大「兩條路線鬥爭的前哨戰」。
不僅如此,為了挺孔,「烏有之鄉」等左派理論堡壘火力全開,而激進的支持者在各地購買南方報業集團的報刊雜誌,當眾加以焚燒,有人驚呼,「文革是否又回來了?」。不容置疑,孔慶東這樣的「三媽」人物,竟然成了北大的「鎮校之寶」,大部分的北大人會怎樣看,國際社會會怎樣看,答案是很清楚的。問題是,孔慶東的「南方報系是漢奸論」,正在刺激一股相當危險的民粹主義情緒,煽動一種廉價的、義和團式的愛國主義,對中國的改革開放,對18大的權力交替,會帶來相當負面的影響。
事實上,以鼓吹中國改革深化,肯定民主自由價值為己任的廣東南方報系,成為今天中國新聞自由的風向標,在國際國內發揮了很大的影響力,這主要還是歸功於鄧小平改革開放的成果。區區南方報系賣不了國,也無法推動深度的改革開放,沒有鄧小平的南巡講話,沒有鄧小平允許廣東走在改革開放的最前沿,也就不可能有南方報業集團今天的成就。試想,如果南方報業是「漢奸」,那麼,它一貫支持的鄧小平是何許人也?它一貫支持的胡耀邦是什麼人?它一貫支持的改革開放是什麼?由此可見,作為共產黨領導下的一個國家媒體集團,它成不了「漢奸」,孔慶東的「漢奸論」所指,說到底是指向了共產黨集團本身,或者是其中的一批人。
中國的未來發展,絕對不能走「文革式」的老路,當年劉少奇、鄧小平等與毛澤東意見不同的領袖,就是被批判為「漢奸賣國賊」,那些左派的「棍子」,亂扣帽子,煽動民粹主義,發動群眾鬥爭,最終演變為「十年浩劫」,貽害至今。
沒有人懷疑,中國很大,也很複雜,未來的路怎樣走,全球化的方向怎樣把握,採取怎樣的發展模式,完全可以討論,無論左右還是中間,都可以放在檯面上進行理性的探討,切切不能再搞扣帽子打棍子的那一套。
北京大學具有講科學,講民主,講自由的光榮傳統,它出過蔡元培、胡適之、傅斯年等至今仍然備受仰慕的大師,但那個傳統在文革中遭遇最大傷害,北大出了相當多的「風派」人物,起了惡劣的影響,對此,北大應該充分吸取教訓。孔慶東是否應該在北大除名,那是北大學生和領導的事情,但是,對於孔慶東的「三媽論」,則要進行輿論譴責,對於他的「漢奸論」,則更要警惕,因為它可能成為中國新聞自由發展的「殺手」,成為黨內殘酷鬥爭死灰復燃的催化劑。
對此,建議中國各方輿論對此展開深度討論,因為真理越辯越明,民粹主義是害怕理性和科學探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