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經會議的新背景與老難題
2011-12-02 19:37:37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中共歲尾最後一個大型高階會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預定12月上旬在北京召開。一年一度的中央經濟工作,是年度例行三大重要會議之一,因其通常上承中共中央全會,下接來年人大政協會議,確定來年發展大計,又是一個橋樑會議。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面對新背景,背負老難題,將開得不大輕鬆。
這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面對新的背景,主要有三大方面。首先明年是中共的政治大事之年,這個政治大事就是預定明年秋將召開中共十八大。作為中共五年一度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其最大的任務是換屆,又由於今年輪到兩屆一次的人事大換班,就不止是換屆,而是權力的代際更迭。由此,中共十八大召開之年,按政治慣例,中共將全面「維穩」,從政治到經濟,都不准颳風揚浪,這一政治定調,為其他方面的工作,增加了難度。
這一難度,結合到第二個新背景,就變成難上加難。這個背景,就是中國經濟形勢,在過去一年間,呈現丕變,除通貨膨脹的起落算是正常,另外一些變化,出人意料。比如,原來滿心歡喜的中國經濟全面復甦,變成經濟再呈滑落之象,來年要不要再「保增長」,居然成為話題;又比如,中國以壓抑樓價為主調的房地產調控,本來推不動,現在變成推也不是,不推也不是,進退維谷;還比如,中國企業經營出現的困局,企業倒閉可能成潮,以及高利貸的風行,債務互相糾纏的金融風險加大,也多出人意料。
再一個新背景,就是國際經濟形勢仍在動盪中,本來就將直接影響到中國的發展,而由於中國外交事務掌控者之不識大局、不知輕重,又把中國外交之船,駛入淺灘泥沼。中國外交目前的困局,算是六四事件後始見,東南西北、四面八方,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老後方被攻破如緬甸,新陣地被奪走如東協。而最可怕的,是中國外交困局不僅內挑中國民眾反彈,還將外招對中國經濟的抵制和壓縮。
於此,這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就變成一次危機應對會議,其主調,將是面對國際金融危機和國內經濟變局,確保中共十八大能順利召開,確保中共高層人事能平穩交接,同時再確保各項政經任務可以順利完成。
正是由於有這一主調,這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極可能開成一個大政方針不變,核心任務大調的會議。也就是說,宏觀調控的方針、主要經濟政策,將以維持不變為主要方向,而來年政府方面的主要任務,至少在輕重緩急上,將出現較大的變化,或者說主要任務是化解四大難題。
首先就是化解國際壓力。每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國內外形勢的分析判斷占相當重的分量,因為只有正確的形勢分析,才能找到正確的發展之路,而今年中共黨內都現左右之爭,能否客觀判斷大勢,值得關注。
其二是化解企業難題。今年中國經濟一大特點,是企業經營大滑坡,國有大中型企業雖借壟斷地位或政策優勢得保不失,但敗象已露;外資企業已經受到國際經濟變局的影響,生產經營大挫;國內中小微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飽受資金、訂單、成本等圍困。為企業解困,是大難題。
其三是對外出口的難題。中國的出口來年一旦受到重大打擊,將帶出出口企業倒閉潮,出現失業潮。而目前看來,出口極可能大面積下滑,除成本大幅上升、出口企業惡性競爭等原因外,關鍵在於市場。
最後一個難題,是金融的難題,目前不論是與房地產起落關連的地產金融,還是與企業相連的信貸金融,都出現較大波動,面臨重大轉折,由之金融風險再度上升。而最大的風險,是地產泡沫全破、企業倒閉成潮,銀行呆帳壞帳全面增加。
因此,來年可能是中國外部壓力與內部壓力疊加的一年,又是中國經濟結構性矛盾與周期性矛盾交錯的一年,還是權力維穩與民眾求變交互激盪的一年。深刻體認新背景,虛心面對老難題,實事求是找出發展路徑,才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硬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