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的「道歉」和選舉操弄

2011-12-03 12:51:48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台灣總統大選辯論在即,忽見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站出來「道歉」,不為別的,不過是為了選舉文宣上的「圖片誤植」。這原不是大事,何以要蔡英文親自出面?不為別的,蔡英文忽然發現民調暴跌。
 
日前民進黨眼看民調支持度有追近馬英九的趨勢,自我感覺良好,為求擴大戰果,轉而大肆賣弄文宣伎倆,不料失誤連連。為了打擊對手,民進黨硬把高檔甜柿當成水柿處理,超過20元的產地價竟落得不值十分之一,還一路硬拗,風暴隨之而來。
 
為了挽救暴跌的民調支持度,蔡英文不得不親自出面「道歉」。由於硬拗了好多天,「道歉」來得太遲,也來得太無誠意,說僅是「圖片誤植」而已。這種沒有誠意的「道歉」若能過關,相信只會加速敗壞選風,這就不能不令人憂心,未來選戰還會出現什麼花招?選民又如何區辨?
 
必要指出:蔡英文僅為「圖片誤植」而「道歉」,但求迴避直接責任為能事,令人質疑:民進黨是否還有新版的選舉操弄?是否為了勝選,更加敗壞選風?就蔡英文和民進黨的「道歉」表述觀察,綠營發動的農產品價格大戰並未告一段落。也因為蔡英文不是為爭一個是非或講清楚善惡而「道歉」,可以推論勝選考量才是重點。據悉民進黨內部為了「道歉」與否有過激烈爭論,以致「道歉」拖延了幾天。而這正說明若非民調暴跌,逼使蔡英文無法再一路「硬拗」,間接證明「道歉」的誠意是極其有限的。
 
必要了解,蔡英文是為了「圖文誤植」而「道歉」,而非為了選舉操作不當以致是非不明而「道歉」。蔡英文完全不提民進黨有無操弄的意圖和作為。再者,「圖文誤植」很容易分辨究竟是手民之誤或蓄意操作。選擇前者「道歉」,看似承擔,實為卸責。蓋真要是出於誤植,豈有論戰多天才發現有誤或站出來認錯的道理?除了「硬拗」還是「硬拗」,又那有真心為農民請命?更遑論會向無辜的柿農說聲抱歉。避重就輕的「道歉」有無誠意,其實很清楚。民進黨和蔡英文又何嘗言及,如何賠償柿農因甜柿價格暴跌所承受的損失,難道這不是大事,更不該向柿農公開「道歉」? 若非柿農受害表現出排山倒海的不滿和憤怒,相信蔡英文不會「道歉」;若非大選辯論在即,必須設立停損點,否則蔡英文和民進黨還會硬拗。
 
再以民進黨拿黨友陳盈助「祭旗」,俾便打擊馬英九為例,民進黨何嘗公開向所謂的「黑道組頭」,也是黨內重量級且有爭議的公職人員心目中的「好人」道歉,這位無端遭「祭旗」的陳盈助的要求並不多,就是不要再利用他,拿他的「故事」從事選舉操作。不論是「好人」或從事簽賭行業的「黑道組頭」,都出於民進黨之口,這總要有個是非或善惡的區隔,但民進黨中央迄今依然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更無任何交代。選民設身處地,又如何還能相信民進黨和蔡英文值得信賴?
 
從陳盈助莫名遭到點名「祭旗」,到柿農無辜受害,無非都是選舉操弄,而且是「栽贓」式的操弄,非僅居心惡毒而已。
 
正由於「道歉」誠意不足,可以證明民進黨不會放棄選舉操弄,而這才是台灣民主素質以及選舉風氣迄今無從改善的癥結。也因為誠意不足,更不能不讓人懷疑,民進黨有無反省能力。一個缺乏內部反省機制的政黨,又如何值得選民期待和信賴?
 
不為民進黨悲哀,也該為台灣民主每逢大選必見惡質化的選風悲哀。
 
关键词:英文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