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共識」應是「台灣共識」的不二選項
2011-12-06 12:14:10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台灣總統大選首場電視辯論12月3日登場,這是候選人向選民表白,並爭取認同的同台較勁、爭鋒的電視秀。單就馬英九、蔡英文和宋楚瑜的出場形象及表現,可謂各擅勝場,論攻擊火力,馬英九非僅高分貝率先發難,且持續全場。
姑不論3位候選人的臨場表現如何,但3位候選人均強調兩岸和平,也是唯一的共識,這是值得慶幸的;其次是「台獨」論述的再次邊緣化。但選民還要看到候選人的策略,是否暗藏「台獨」。在虛實之間要能掌握候選人的意態,而非候選人的即興論辯。
就三位候選人的兩岸論述光譜言,就是如何檢驗「共識」,如何兌現。
蔡英文在國家認同上堅持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現在的名稱是中華民國。這是複誦民進黨的台灣前途決議文,意在傳達「台獨」論述於無形,即借中華民國的名號偷渡「台獨」。對國號、國旗、國歌等國家象徵,都預藏了不確定性。
但不可小覷蔡英文的表述策略,1是否定「92共識」,並將之打成「國共共識」;2是故示包容,不排除各種不同選項,實則已先排除了「92共識」。
更值得注意的是:蔡英文在辯論前夕臨時召開記者會發表對兩岸政策的看法,宣示當選後將成立「兩岸對話工作小組」,並邀請不同黨派人士共同參與。
這是蔡英文欲求在論辯過程中,先期立足於制高點,傳達她更具包容,願接納多元選項,可謂模糊「台獨」,且故為姿態。
進入論辯階段,蔡英文還希望馬英九也能參加「台灣共識」。但蔡英文拒絕說明她個人的選項為何,僅強調那是容納多元意見的民主程序,像是一個開放命題,實則在製造語意陷阱,期待選民授權她1張空白支票。
且何謂民主程序?是立法還是公投?蔡英文完全沒有表述。究其實,這又預藏兩岸已經制度化的互動要重新來過、要重起爐灶,注定兩岸互動將有大倒退,這不僅是徹底否認「92共識」,也是運作「台獨」思維的表述策略。
馬英九則再次宣示「3不」和「92共識」,主張中華民國是主權獨立的國家,台灣是我們的家園,但增補了1句「台灣也是我們的國家。」看得出這是馬英九欲求避開「親共傾中」的指控,意在向綠營或「台獨」表白,至於能否奏效則是另一回事。
但馬英九此舉等同為變形「台獨」開了1個縫,是以「不獨」也只能說成「不搞台獨」。馬英九執政以來施行的兩岸政策,在效果上固然把「台獨」擠到了邊緣,但為了選舉,又屢屢裝模作樣,例如強調不可能以總統身分和對岸領導人會面云云,等同為兩岸設下政治絕緣體,更談不上兩岸的大開大闔。
宋楚瑜認為台灣真正的問題不在統獨和藍綠,把藍營歸類為「統派」,綠營則屬「獨派」,於「92共識」則不置一詞。似欲另闢第3路線,即以民生為重,但又多所肯定兩岸平台「ECFA」,甚至說兩岸還可以互派「大使」,意欲左右逢源。
就3位候選人的不同論述觀察,蔡英文從頭到尾沒有直接攻擊「ECFA」,宋楚瑜且兩度恭維「ECFA」,馬英九舉出許多數據,有不少即和「ECFA」直接相關,證明這是馬英九的策略成功,但來自蔡英文的「釜底抽薪」,宋楚瑜的「同室操戈」,馬英九的挑戰也愈來愈大。
前瞻兩岸未來,蔡英文主張的「台灣共識」等同抹黑「92共識」,對兩岸和平發展持有敵意,不確定最高。但又暗示她可接受任何選項,但得重來一趟她所設定的民主程序;對此馬英九必要闡明「92共識」才是「台灣共識」的不二選項,也才能持續享有「ECFA」,不僅是逼問蔡英文是否敢於「不獨」。
何謂「台灣共識」,以代議制民主言,誰在大選中勝選,並兌現其政見,就是「台灣共識」的形成和實踐。「92共識」就是具體實踐,也才可能維繫兩岸和平發展以及好不容易和對岸取得的互信和默契。為台灣人民著想,就算蔡英文當選,也不可能動搖此一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