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法分歧檯面化
2011-12-18 18:13:22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本報綜合報導】英國首相卡麥隆在歐盟峰會拒絕簽署規範各國財政紀律的新協定後,英法領導階層在這一周爆發激烈口水戰,所有的分歧全部攤在檯面上。
首先是法國媒體報導,法國總統沙克吉在對黨內核心幹部講話時,批評卡麥隆在峰會上不願配合的態度像是個「倔強的小孩」。緊接著,國際信評機構標準普爾警告法國可能會失去AAA最高評等。另一家國際信評機構惠譽(Fitch)16日宣布維持法國的最高評等,但將法國的信用展望調至「負向」,另把義大利、西班牙等六個歐元區國家列為「信用觀察負向」名單,可能在明年1月底前決定是否降評。
儘管沙克吉日前表示,即便評等下調也不意味著世界末日。但法國央行總裁諾耶和財長巴洛因砲口一致向英國,表示如果要調降信評,也該從英國開始,因為英國的赤字接近希臘、負債與法國相當,通膨更高,成長比歐元區平均水準差。巴洛因還說:「此時此刻,在經濟方面當法國人比當英國人好。」
法國總理費雍隨後加入戰局,一同抨擊英國經濟:「我們的英國盟友負債比我們還多,赤字也比我們高。但信評機構好像沒注意到這點。」
英國首相卡麥隆低調回應,法國批評英國經濟狀況對維護自身信用評級「無濟於事」。法國總理府也試圖降溫,表示費雍已致電英國副首相克雷格,解釋其言論「並非質疑英國信用評級,而是說明評等機構看起來更擔心的是經濟治理,而非赤字水準。」
克雷格表示接受這一解釋,但同時指出,無法接受法國政府官員對於英國經濟的批評,並要求法國停止言語攻擊。面對法國的咄咄逼人,英國政府發言人15日說,英國政府已提出財政整頓方案,至於評等問題,應由信評機構來回答。
雖然英國政府採取了相對克制的態度,但英國媒體群情激憤。「每日電訊報」指責法國官員挑起口水戰,並列舉多項理由認為法國更應被降級。「泰晤士報」則指出,法國央行總裁不應唆使信評機構調降另一個國家的主權信用評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