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看台灣大選風雷
2012-01-03 11:32:09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中華民國進入101年的同時,繼南北璀燦煙火之後,台灣東海岸或阿里山觀日出者,受天際陰霾影響,不無遺憾地未能見到金輪冉冉而出。面對候選人的新春祝詞,或要為下一代點亮蠟燭,或訴求團結公義,都可列入台灣新春的特寫鏡頭,其實這些都反映了台灣大選的情態,即從大規模的選戰動員造勢活動中可以看到熱鬧的一面;但也預示了選前的諸多期待,選後開盤未必就能如願。
此時距台灣總統大選的日子已不到兩個禮拜,相對於全世界各處大小不等的動盪和金融風暴,台灣大選帶來的緊張氛圍,或可視為民主洗禮,不論何者勝出,都值得肯定。但若就兩岸互動觀察,台灣大選結果,當然會帶來立即性的影響乃至衝擊。馬英九勝出,兩岸勢將面臨經貿緊密互動後必然會浮現的政治議題;若蔡英文勝出,兩岸互動必然得重新洗牌,很難想像風雷既發後的震撼。選民在最後關頭如何做出抉擇,自是動人心弦,也隱隱挾帶風雷之聲。
在隱隱風雷之中,最牽動選情的莫若「宋楚瑜現象」。一個由藍綠對決的大選形勢為之一變,甚至可能演出「橘綠夾殺正藍」的局面。這是公元2000年大選態勢的複製,藍營支持者對此當然記憶深刻。其次是馬英九對上蔡英文的形象之爭,也是風雷將發,既要爭首投族,更要兼顧基本盤,這是很難兼顧的態勢,最終能左右大局者厥為中間游離選民,這又端視候選人在選前最後衝刺階段的表現,或視選前處理意外事件能否應對得宜以為轉移。若真因意外事件而定大局,又非僅令人惴惴不安而已。
就台灣民調顯示,馬英九和蔡英文的支持度有趨近之勢,這已預示藍綠決勝點既視最後動員力道以為消長,更受親民黨宋楚瑜的得票多寡影響選局。「宋楚瑜現象」愈逼近選舉日,氛圍也會愈見詭譎、凝重。這是藍營分裂後遺症,進入選戰最後階段,藍營支持者能否理性地看待「宋楚瑜現象」,並主動發起「棄保」,否則形勢對馬英九而言相當嚴峻。
就選戰策略言,「宋楚瑜現象」正是綠營用來操弄選局的著力點,非但樂見,且有意無意地不時藉機拉抬宋楚瑜聲勢。也正因宋楚瑜參選,注定藍營會出現分裂投票現象,可以預見在選前最後幾天,藍綠基層都會針對「宋楚瑜現象」推出不同訴求。選戰風雷必然因之而起。「宋楚瑜現象」應可歸類為「非主題現象」,無關大局卻能牽動大局。
台灣大選主題,若以藍綠分歧作觀察,兩岸政策實為攻防焦點。就國家認同和台灣前途論,是統獨之爭;若以現實論,則在兩岸政策之爭的庶民感受和認識,此即一個和平發展的兩岸雙贏或是緊張倒退的兩岸危機。爭執點則在「九二共識」,即「一個中國」的「一中各表」,在選民心中有無意義。反之,則在選民是否接受各種不同型態的「台獨」。對此選民還得清楚地辨別馬英九、蔡英文和宋楚瑜的政見異同。
正因台灣選民未經歷真正的危機,安然度過了兩岸之間的種種考驗,全世界的金融風暴在台灣已屬有限,以致疏於分辨藍綠之間的絕大差異,而這正是台灣大選最大的風險所在。持意識形態者幾乎都不願正視,也未能感知一個巨大而尚未現形的風雷,就是已經進入制度化的兩岸關係,能否在選後如常地運轉。
蔡英文在台南參加升旗典禮時,未見唱全國歌,此乃國家認同的分歧已溢於形表,當然直接關聯到統獨分歧和兩岸互動。對照蔡英文年前在政見會上或專程前往金門紀念兩岸「小三通」十周年,強調兩岸互動不會因她的主政而出現停滯和倒退,可以發覺蔡英文在否定「九二共識」的同時,又意欲全盤承接兩岸經貿利益。這既可視為爭取選票的策略,但也傳達出蔡英文已感受到誘發風雷的危機。
新春看台灣大選之於兩岸互動,不在誰能勝出,而在選民對「九二共識」的認識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