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GDP 今年可望成長5%

2012-01-11 10:23:23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本報訊】農業經濟辦事處秘書長阿披查透露,今年總體農業仍存在風險,需要密切關注,雖然國際市場對食品的需求增加,但是近年來自然災害如旱災和水災頻發,對農業造成巨大的衝擊,同時無法預估今年是否仍將爆發自然災害。
 
未來自然災害的爆發呈現趨升,因為全球暖化打亂地球平衡,多個機構預測今年的雨水增多。如果再次爆發特大水災,農業將會受到巨大衝擊。
 
阿披查表示,今年最有可能成長的市場為亞洲市場,雖然中國經濟也遇到小危機,但增長率估仍能保持成長6-7%,政府應該更加關注亞洲市場,和亞洲國家擴大協商合作,減少競爭,例如和越南合作大米銷售、橡膠方面和印尼合作等。
 
從目前全球的形勢來看,可初步預測農產品的產量將降低,刺激價格提高,但受限於國際經濟的因素,使得購買力較低,和民眾對商品需求增加的趨勢相反。目前較為擔心的農產品為大米和橡膠,因為大米受到大米典押政策的影響,使得價格提高,私企缺乏國際競爭力;以及橡膠方面受到國際經濟的影響,較為波動。
 
農業經濟辦事處預計,今年農業部門的國內生產總值(GDP)成長率為5%,為防止自然災害的產生,農業部應出台治水方案,以規劃農作物種植。目前離雨季僅有6個月的時間,如果治水方案及早實施,將可有效防止水災的發生,避免對農業造成影響。
 
辦事處預計,各類農產品的產量將提高,如大米產量為3,000萬噸,雖然去年受災的大米產量高達5-6萬噸,但是今年因灌溉用水充足,促使種植擴大,可彌補去年部分損失的數量。同時,估國內大米消費為1,979萬噸;出口數量為900-1,000萬噸,和去年相近,因為全球對大米的需求量提高,而且泰米質量優良,符合市場的需求。
 
阿披查補充道,因大米典押政策的影響,國內稻穀價格較高,約每噸1-1.2萬銖,平均上揚15%。在實施典押政策前,碾米廠和業者購買的大米庫存還剩200萬噸,預計未來大米零售價為每公斤25-27銖,高於去年9-10月的23.33銖。
 
泰國商會食品和農產品貿易協會主席彭喜拉表示,今年促使食品和農產品漲價的3大因素分別為,國際油價居高不下;政府通過各種政策干預提高農產品的價格;自然災害頻發及流行性疾病,使得農產品的產量降低。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