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為何要與神學士談判
2012-01-12 16:10:25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就在美國總統歐巴馬宣布新的國家安全戰略之前後,美國同神學士塔利班武裝勢力的談判也浮上水面。有趣的是,阿富汗總統卡塞最先披露消息,華盛頓則不承認也不否認,直到現在神學士自己宣布將在境外的卡達建立辦事處,來推動與國際社會,主要是美國的會談,白宮才證實,美國與神學士的「秘密約會」已經進行了很長時間,地點是德國卡達等地,如今開始進入「關鍵時刻」,當然,雙方也就勢提出了達成談判的前提條件,諸如釋放戰俘,參加選舉等等,而阿富汗現任總統則表達了某種程度的不爽,顯示這「三角關係」並不好處理。為什麼美國會在發動戰爭十年多之後,選擇在這個時期來推動談判的進程呢?
很簡單,從戰爭的結果來看,美國無法打贏阿富汗戰爭,無法消滅神學士,是美國展開談判的最大原因。事實上,在布希政府啟動的兩場戰爭問題上,歐巴馬總統完全否定了伊拉克戰爭,在總統大選時,將撤軍作為競選承諾,但他卻決定在阿富汗增兵,期待集中優勢兵力一舉殲滅神學士的主力。因此,阿富汗戰爭在某種程度上,是布希、歐巴馬兩人的戰爭,但這場戰爭也將以美國的挫折畫上句號。美國不能徹底打敗神學士的一個原因就是,作為極端的伊斯蘭激進主義勢力,神學士在阿富汗有著廣泛的民意基礎。
除此以外,美國準備結束阿富汗戰爭,是有不少客觀上的原因的。
首先,美國當初對神學士政權動武,是因為其領袖歐瑪在九一一之後,拒不放棄庇護凱達組織頭目賓拉丹,如今,賓拉丹已經被美軍在巴基斯坦境內擊斃,發動戰爭的最初原因已經消失,美國就此罷手,邏輯上合理。當然,美國實際上接觸神學士,還在賓拉丹未死之前。
其次,雖然在進行阿富汗戰爭後,神學士被定性成「恐怖主義」組織,但是,迄今為止,神學士的抵抗沒有超出阿富汗以及阿富汗巴基斯坦邊境地區,神學士沒有像凱達組織等其他恐怖主義團體那樣,在全球範圍內,對美國和西方進行「無差別」攻擊,她堅持了所謂的「民族主義」對「外來侵略者」的抵抗,因此,美國從阿富汗撤軍,對全球的反恐戰爭,並沒有太大的影響。事實上,在神學士要求正名的壓力下,美國已經策畫聯合國通過了一項決議,宣布神學士有別於凱達組織。
再次,美國經濟衰退,阿富汗戰爭上千億美元的開支已經成為難以負荷的重擔。美國的戰爭費用與她外援的經費,已經不成比例地顛倒,美國的世界領袖形象由此遭遇重創。歐巴馬的新國家安全戰略,就是要大幅度削減軍費,甚至減少兵力,如果再維持阿富汗的地面戰爭,美國已經無法承擔。不僅如此,美國在阿富汗的盟軍也已經陸續撤出,美國獨立支撐,更是難上加難。
最後,令人難以容忍的是,美國付出如此大的戰爭代價扶植起來的卡塞政權,雖然通過了選舉,但治國無方,貪污腐敗不斷,根本無法獨立擊敗神學士,獲得人民的真正信任。而美國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推翻的兩個政權,在宗教上與伊朗當權者是對立的,換句話說,這兩場戰爭的得益者竟然是伊朗。如今,伊朗成了美國在中東最主要的敵人,與神學士的妥協,間接也是制約伊朗原教旨主義的一個手段。
問題是,神學士在美軍撤出後會否武力推翻現在政權,重新回到原教旨主義的統治?還有,付出重大人員犧牲和軍費代價的戰爭,一旦回到原點,美國如何向自己的國民和盟國交代?由此可見,美國和神學士的談判會是一場艱巨的拉鋸戰。最好的結局是,神學士和現在的阿富汗世俗政權,能夠在目前民主選舉的機制上共用政權,彼此制約,重建千瘡百孔的國家,以後的命運,就交由阿富汗人民自己去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