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泰國大規模基礎設施計畫的期待

2012-01-27 10:49:34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泰國政府當局正考慮推出一項備具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計畫,期在10年內投入730億美元,完成高速鐵路網絡、都會大眾運輸體系、全面性防洪項目。相關資金來源,也做了妥善綢繆,並得到了包括世界銀行、政府和民營企業的首肯協助。當然巨大災害後各項短、中程復建計畫正積極展開的時際,政府當局再端出基礎設施建設方案,應符合各方殷切期待,尤其對泰國晉入現代化的關鍵考慮。希望這個關乎國計民生的計畫,能適時完成啟動程序,展現政府與民間共同作為的力量。
 
按照政府「重建暨未來發展戰略委員會」的立案說明,可以看得出這項基礎設施建設計畫,是結合了當今發展趨勢和提升泰國國土安全地位的要求而綢繆的。以發展趨勢而言,大規模高運量的鐵路運輸、包括對外連繫的合格公路,是近代社會和經濟成長的最優先項目之一。妥善的鐵公路網絡體系缺如,談發展是沒有基礎的。泰國從開發中國家走過來,交通運輸一仍舊貫,實際上早就是發展的瓶頸。近年要求改善的呼聲此起彼落,無奈總是形格勢禁。
 
這回官方的建設關鍵基礎設施計畫,全面性防洪項目是另一個優先重點。不必諱言,近年季風雨受氣候異變影響,失去了常態,近一次災損經國際列為2011年第3位。生命財產固受了重創,業已進入供應鏈的微型汽車、電子科技等產業,更使國際聯線的生產被迫放緩。而政府所允諾的重整經費,即使用於近程、中程都嫌不足,遑論長程的、治本性的防洪項目。自然災害既不能避免,避災、減災誠然是應努力的方向。寬籌經費透過基礎設施計畫,將災害應變機制和復育結合,才是正辦,才能挽回災損業者和可能到泰國投資者的信心。
 
基礎設施建設涵蓋範圍廣泛,關鍵性的項目所需資金可觀,卻一向是國際公認刺激經濟、改變經濟型態的有效工具。泰國時下的處境,除了天災肆虐重創經濟,單保險損失就達80-110億美元,丞待處理外。成長中的各項生產事業輸出,又連受歐美市場衰頹衝擊,需要積極有效進行突破。於是投資於基礎設施建設,便是今後作為的重要選項之一。此次政府10年期的730億美金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既將可對於泰國經濟型態改變與有幫助。另也能使泰國以新的面貌示人,發揮可觀的競爭力。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斯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是學界重視並支持投資基礎設施的重量級人物之一。他迭次貶斥美國使用「量化寬鬆政策」(QE2)是「以鄰為壑」,呼籲美國學習中國以大規模投資基礎設施。斯蒂格利茨的說法,確有事證,中國當年的4兆人民幣刺激方案,協助度過世界金融海嘯的困厄,終於2010年告落幕,但其後續影響卻深遠。刺激方案資金中,在建基礎設施專案的約占總額70%,相關專案將持續多年,意味著政府還要為這些專案注入資金。因此又可對民間投資放緩提供強而有力的緩衝,在靈活運用下,給予中國崛起穩固的基礎。
 
經歷了多次嚴重天災人禍,泰國政府和民間應能從國內外等多面向,體會到克服困難的法則和經驗。那是若要經濟避免大停滯,就是各國政府宜制定可提振信心的政策、實施可促進經濟成長的改革。這回泰國當局以相當遠見和擔當,提出基礎設施建設計畫,適可做為對前述觀點印證的工具。近年的不平常際遇,對社會安全、和諧,會存在著若干影響,丞待於積極撫平。災後重建和大規模基礎設施計畫的推動,正是改善環境、促使經貿活絡的力量。但前提是政府有誠信、擔當和執行力,民間願合作與充分協助。果能在相當期間內有所表現,則天災危機終化為轉機,使國家現代化又向前邁進,這般機會是該把握的。
 
关键词: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