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年中國經濟周期和政治周期
2012-01-28 08:51:40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龍年中國,有兩個周期,即經濟周期和政治周期。中國經濟從來就與政治密不可分,圍繞中共十八大的號角聲,今年更是中國特別的「政治年」,所以今年中國經濟與政治綁得特別的緊。而近期對中國經濟今年的走勢,又內外調門大異,外部有中國崩潰論再度泛起,內部則是「軟著陸」到來的老曲再奏。這些經濟的聲音,其實都各具政治色彩。於此釐清中國的經濟周期和政治周期,可能更為清醒。
龍年中國經濟本身,進入了一個新的周期,這個周期有三個基本態勢,一是刺激性擴張政策全面退出、經濟回歸本色成長階段;一是持續的通貨膨脹壓力減退,但內部物價仍在高位,外部仍有輸入型通膨的風險;三是經濟成長減速,因實體經濟受困而有失速的壓力。
面對這一經濟運行特點,中共領導層定下了「雙穩」之策,一方面加力「穩增長」,防止經濟再度滑坡,一方面繼續「穩物價」,防止通膨復燃。同時在「穩中求進」的基本方針下,又希望能適時推進結構調整,主要是產業結構的調整,適時推進經濟體制的改革,主要是財稅體制的改革。
因之而就經濟層面而言,有一個特別的運行周期,其大致方向,是首季特變,重大經濟變局,一直等到三月的全國人大會議拍板;四月後的次季,重大政策實施,敏感改革推行;夏末秋至,該收該放,小幅調整;秋冬之交,一切回穩。
與之同時,龍年中國又有特殊政治周期,圍繞著中共十八大召開,分成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籌備階段,自去年秋天中共十七屆六中全會即行開始,一直延伸到今年整個上半年。這一籌備階段,從中共十八大代表的選舉,到完成高層人事的定板,再加上政治報告的起草、新政治路線的定調、指導思想的確立,頭緒極多。而社會上這個時候又最是思潮交鋒迭起,是最難將息的一段日子。
接下來轉到夏秋之交,辦大事的時候到了,將有為中共十八大做準備的連串會議,以及中共十八大本身的舉行。北京方面傳出的風聲,是因當前局勢的複雜,這次中共十八大,預定要提早召開,以便大局的穩定。如這一設想落實,則九月可能成為焦點。
最後一個階段,則是一個變局收官,另一個變局開盤。收官的是中共黨的領導集體換屆,以及政治指導思想的重新確立;開盤的是2013年春季國家和政府機構的換屆,進入重組籌備中。
中國的經濟周期和政治周期,既有各自的獨立性,又是互期為基礎,密不可分,而根本上是經濟周期服從、配合政治周期。
所以,在經濟周期上,總體已喊出「三個一年」。首先是今年是關鍵的一年,主要指中國的宏觀調控由刺激性擴張的道路退出,回歸自發增長的階段,期望能平穩過渡,而關鍵中的關鍵,是看經濟能否實現「軟著陸」。
其次是調整和改革的一年。正由於宏觀調控的變化,經濟轉型的壓力,提出了結構調整和體制改革的要求。在財稅體制,在房地產、收入分配等領域,都不能不推行調整和改革。有的再不推就錯失時機,有的再不推就導致矛盾加劇和爆發。
再一個是防風險的一年。今年因內外經濟變局,各方面的風險都在加大,包括經濟失速的風險、通脹再襲的風險、金融危機的風險、社會矛盾的風險等等,特別是在金融領域,防風險實際已成頭等大事。
至於政治周期上,較特別的是兩個迭加。目前最大的難度,是內外選舉變局的迭加。除至關重要的台灣大選完成,與中國關係密切的美國、俄羅斯等大國也有大選,有的會對中國的政治周期產生直接影響。
另一個迭加,是政治周期與經濟周期的迭加。中共領導層已將中共十八大的召開定為政治大事,要求各方面都要「為中共十八大勝利召開創造良好的環境」,一方面整個政治周期都在保中共十八大,一方面經濟周期服從政治周期的同時也受其影響而變色,如「換屆經濟」或多或少將出現,既可以正面推動改革調整,又可能負面炒熱搞亂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