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三個月內真有一場戰爭嗎?
2012-02-21 10:52:10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最近中東局勢異常緊張,由於伊朗一意孤行,與聯合國原子能機構的談判已停滯了一年多,導致歐洲為了對伊核武施加壓力,將於今年下半年不買伊朗石油。伊朗15日反將一軍,警告歐洲六個國家,伊朗不惜先發制人,馬上切斷對他們的供油。
但據伊朗共和國新聞社報導,伊朗政府將義大利、西班牙、法國、荷蘭、希臘和葡萄牙大使逐一召到外交部,聲明稍早出現伊朗已對六國斷油的報導,並非事實。並且警告歐洲,不買伊朗的石油,伊朗自能另外找到買家。歐洲人民必須曉得,如果伊朗改變石油輸出的目的地,責任應由歐洲政府自負。口氣是又軟又硬,極盡威脅之能事。
另一方面,儘管伊朗發展核子的進程不與聯合國合作,已到了聯合國不可容忍的程度,伊朗卻又於15日高調舉行轉移首批國產核燃料棒裝載至德黑蘭反應堆的行動,並謂這是用於治癌的藥物,西方國家不提供,他們只好自己製造,如今已經成功掌握了核燃料循環技術。伊朗總統阿馬丁加德並高調現身於這次核燃料運載儀式。
雖然,伊朗目前的核燃料棒還只能煉到20%的鈾,距離核彈所需要的95%鈾還差很遠,但伊朗現在已能夠自己掌握核燃料棒技術,假以時日,便可以正式產生核彈了。美國企圖在石油上扼住伊朗的經濟咽喉,歐巴馬並已正式下令凍結伊朗存在美國銀行的所有資產。雙方可謂針鋒相對,各不退讓,讓人有了可能發生戰爭的不祥之感。
但在核科技已發展到如此尖端而普遍的世界,若聞核子爭端而爆發大戰,並在戰爭中使用核子武器的話,這個世界就完了,核子戰是絕不會發生的,除非人類已下定迎接地球步入毀滅末日的決心!
所以,伊朗總統高調而公開參加核子棒運載儀式,而不是讓運載過程在秘密中進行,是有其用意的,目的正是向聯合國表明,他們願意重新回到聯合國核不擴散的談判桌;他們已今非昔比,在有了自己研發成功的核燃料棒之後,也即是說,他們手中已增加了大把籌碼,可以再來與你們賭一把了。所以,這是一個局勢正在走向緩和的訊息,並不是戰爭已禍到臨頭的壞消息。
這個世界許多問題,看來好像是因宗教不同、種族不同、文化不同、對領土誰屬的認知不同而引起的,但追根究底,主要矛盾還是在經濟上,石油就是中東種種衝突的禍根。
但即使石油這大禍根,也有避免之道,不一定會由此引發戰爭。例如伊朗的石油,伊朗禁售也好,歐洲國家約定不買伊朗石油也好,都應該不會因此而發生戰爭,因為不管那一方,都不會因此走上絕路,你不賣,他賣,到頭來,不賣的人自己吃虧。沙烏地阿拉伯聽說伊朗不賣石油給歐洲,不是已表示願意增加石油生產,以解除歐洲缺油之困嗎?
中東緊張的局勢最令人擔心的是,以色列容忍不了生活在伊朗擁有核武恐懼之下的日子,一定會在伊朗第一顆核彈或第一批核彈裝置成功之前,採取行動將其核子設置毀滅。以過去以色列軍事突襲行動之神速有效,往往如天兵從天而降,迅速而準確地完成任務,或平安救回人質,或徹底殲滅敵人,然後鳴金撤退,過程之迅速,真是目不暇給,成功率之高,也是前無古人。所以,已有人估計,在三個月到半年之內,伊朗製成核彈之前,必會發生一場以軍突襲伊朗、搗毀伊朗核設施的戰爭,但這只是局部小戰,不是大戰。屆時美國將詐稱不知,事後或依照國際規例予以譴責。但此事必然加重伊、以之間的深仇大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