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東南亞看中國西部大開發規劃
2012-02-25 18:16:12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中國國務院於20日正式批復了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編製的「西部大開發125規劃」,支持廣西北部灣等十一個重點經濟區率先發展。同時提出建設昆明、南寧、重慶、貴陽等內陸沿邊城市對外開放。尤其是推動寧夏成為進入阿拉伯、穆斯林國家的城市,更具有特殊意義。中國這項對國家經貿建設具重大影響的規劃,對內部的主要目標,固是要實現西部地區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收入增速成長,大幅超過全中國平均水準。但從國外,尤其是和中國簽署了自由貿易區協定的東南亞國家進行思考,則不啻是區域經濟整合獲得額外高附加價值的嘉惠。今年是125規劃開局的一年,東盟國家千萬要集中注意,在未來五年內做好準備,靈活捕捉商機,切莫忽視了這項大禮。
中國發改會網站指出,國務院批復的125規劃,明確指出西部地區是中國重要戰略資源接續地,未來社會消費市場潛力巨大。因此加快西部地區對外和內陸發展,更是中國擴大內需當務之急,也是未來中國進入阿拉伯和穆斯林國家的重要戰略地區。中方對於西部大開發的立案定位如此重要,歷來內部相關各部門對於負責執行,從來就表示不敢鬆懈的立場,且準備工作也已就緒。面對中方推展125規劃的嚴肅態度,相信其順利成功的機率甚高,外界當然也樂觀其成。
東盟和中國已經整合為一個自由貿易區,而且從2010年建成啟動以來,已經過一年兩個月的實際運作。自貿區不僅初步表現順暢,績效可觀,而且發展的步驟明確,目標顯著。東盟自貿區成員秉持協議,舉凡在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投資協定等領域內,均可各憑優勢,施展所長。從年近3000億的貿易額,已能從自由貿易得到好處,也成為他國欽羨對象。這回中方西部大開發125規劃拍板,相等於東盟自貿區廣大腹地商機加碼,豈能輕易放過。
在125規劃中列為率先發展的十一個重要經濟區,和東盟地緣關係密切,山水相連,以往就曾有若干經貿往來。其中廣西北部灣、滇貴沿邊等地,在近年積極經營下,尤其有長遠展望;另獲點名建設為對外開放的沿邊城市南寧,是「南星經貿走廊」的起點,昆明則為東盟「泛鐵路」計畫的終點。前述項目,原本已為區域內各方殷殷期待,到125規劃付諸實施終底於成,更為東南亞經貿錦上添花。東盟與中國經營自貿區,奠立了相當務實的基礎,加上125規劃的整體設計,前途是燦爛的。
事實上,東盟——中國(10+1)自貿區的運作,在125規劃拍板前,就已逐漸形成了擴大雙邊貿易,推動中方與東盟經貿關係快速且持續發展的共識,並且力爭於2015年雙邊貿易額達到5000億美元的目標。而東盟10+1歷來的貢獻,從理念發端到實質推進,通過先導領域的重點突破,帶動了合作模式不斷完善,促進了經貿往來的突飛猛進,幾全在北部灣區域內展開。其以廣西南寧為基地的「東盟泛北部灣次區域經濟合作論壇」,盛名在外。這次由125規劃將北部灣納入重點經濟區率先開發,二者或無直接關係。但北部灣和南寧的基礎設施和地位得全面提升,增長了各方信心,加重了中方重視的印象,對東盟和中國自貿區的大幅度拓展,如虎添翼。
歐美所釀出的經濟爛汙,一波接著一波,無人知道何時會結束,也無法推估全世界會承受多大多嚴重的破壞。當此人心高度不安的時際,中國國務院將發改會編製的西部大開發125規劃批復,中方可視為西部地區發展前景可期。東南亞地區5億居民,應可認定是不安經貿環境中所出現的另一片可供安全發展的廣大天地。透過各經濟體的努力,不僅可經營中國市場,還可能從昆明中轉,為進入阿拉伯與穆斯林國家找到一條新路。顯然中國西部大開發成功,使東南亞地區也能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