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到金門未向對岸喊話

2012-03-07 10:05:37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日前馬英九到金門謝票,並參加金門的馬拉松長跑。但金門的地位不在運動或選票,而是兩岸隔海叫陣的交綏點。從古寧頭到八二三砲戰;或從兩岸紅十字會的接觸和商談,兩岸歷史的發展進程,金門必然會因地利之便而有角色。是以金門又豈止是兩岸接觸的前沿,且事關台灣前途和命運。但馬英九難得來一趟,會無一語道及兩岸未來或向對岸喊話,於無聲處,自不可尋常待之。
 
金門是馬英九的歷史記憶殆無疑義。馬英九在金門時說,選後他的首次homestay及馬拉松賽就獻給金門,而金門的角色正不斷改變中。的確,兩岸的和與戰,至少這60年來,金門的角色確有調整和改變。如同馬英九所說,隨著兩岸關係的發展亦呈現不同的面貌,現在它不再是戰地或談判的地點,而是成為觀光的重鎮。
 
令人好奇的是馬英九何以沒有就兩岸的未來發出前瞻性的主張,或是期待對岸之於兩岸關係在未來特定的議題上有任何表述。況且馬英九勝選之後,本可意氣風發,繼兩蔣之後,尋求更高的歷史評價。以金門在兩岸之間的樞紐地位,馬英九既難得來一趟過往的前線和戰場,今天兩岸人民交流來往的中繼站,豈能沒有來自歷史的感觸,或發抒個人情懷;更何況,處在勝選階段,距下個任期還有兩個多月,第二任的就職演說稿,正在擬就當中,金門應不失一個絕佳的吹風點。
 
處在勝選氛圍中的馬英九,本可意氣風發,非但誓言要大刀闊斧地改革,還要讓台灣脫胎換骨。若真可兌現,當可繼兩蔣之後,尋求更高的歷史評價。馬英九也自承:他有歷史評價的壓力。所以會有壓力,多少意味著馬英九有自知之明,即歷史評價不在地位的高下,而在如何推動歷史,開創局面。就馬英九今天面臨的挑戰言,一是民主改革的持續;一是兩岸關係的開展。然而兩岸關係和民主改革原是一體兩面,缺一不可。且若兩岸關係無法進一步開展,難謂民主改革能有大成效且能推而廣之。
 
金門既是前線也是登陸的絕佳點,馬英九跑馬拉松時,還遇到一些大陸選手,親聞大陸選手高喊「馬總統,您好!」就不知馬英九對此有何感想。五年前,金門前任縣長李炷烽曾表示,希望兩岸領導人一道參加金門馬拉松;今年馬英九來了,但未能出現兩岸領導人會面的機遇。更在此前,目前身陷牢獄的陳水扁曾大膽喊話,期待對岸領導人能過來喝茶,聊聊家常也可。去年底,蔡英文為了選舉,跑到金門喊話,宣示將繼續推動兩岸關係絕不倒退。這些都足以表明金門之於兩岸互動的地位。
 
如果說連貪腐且持台獨思維的陳水扁都知道在金門向對岸喊話,蔡英文也想藉金門之行彌補她在兩岸政策上的虛無,馬英九應更有條件講講話;固然陳水扁和蔡英文的喊話未必具有誠意,自稱還有歷史評價壓力的馬英九到了金門,何以不向對岸提出任何期望,至少可以就兩岸未來提出前瞻性的看法。這種不作為,既令人費解,也讓有心人憂心,即馬英九對未來兩岸形勢的看法,是不是過於穩健以至無意再創新局。
 
馬英九去年12月才在金門說,金門已不再是戰場,而是和平;兩岸和平,台灣才能平安。但進入選戰高潮,馬英九硬生生的回收前瞻未來10年洽簽兩岸和平協議的提法,選後說兩岸所簽的所有協議,都可視為廣義的和平協議,似有意為此有一交代,可惜未見有更多表述。此番再來金門謝票前,又就兩岸互動說,惟仁者為能以大事小;惟智者為能以小事大;但如何在現實中推動未見闡明。
 
馬英九原可選擇在金門進一步說明兩岸在大小名實之間的互動模式,從而兼聽各方反應。或許馬英九未必沒有想法,或許留待5月20日就職日再說,我們只能拭目以待。
 
关键词: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