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源節流精準處理水資源

2012-03-18 12:11:21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國際負有盛名的「世界水資源論壇」,從3月12日至17日在法國南部重鎮馬賽集會。這次論壇的第六屆大會,有來自140國家約2萬名產、官、學界菁英與會。在舉世受到水資源不足、前途又滿是負面變數下,為解決嚴肅的問題籌策獻計。同時也相當於為預定6月間在巴西召開的「世界供水問題高階層會議」熱身,所以論壇具有相當分量。而剛從綿長水患脫身不久的泰國,多年來備為旱澇失衡打擊,對於這次水資源會的議題,應該深入體察並參酌實施,庶不致於錯過解決水問題的良策。
 
每屆水資源論壇集會前,聯合國當局循例出版一項名為「世界水源發展報告」的文獻。集合水利、經濟、社會問題的專家,在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提調下,撰成對水問題會議指南,為當今全球水源方面做整體解說。在這項文獻中,開宗明義指出全球許多地方的水源艱困難解,除了能夠採取有效的開源節流行動,將無法應付食糧需求勁升、氣候變化等方面的問題,並據以提出前途多艱的警告。
 
聯合國當局的說法,相信許多人在日常生活中已經接觸到了,但大多數是零星的、片面的際遇。而聯合國文獻佐以具體數據解說,使人更能明白何以水資源供應再無作為,必然將會走投無路。譬如,人口的成長和漸喜肉食的生活習慣若無大改變,到2050年食糧需求就會增約70%。屆時人口已由眼前的70億變成90億,全球農業灌溉用水將增加20%。依據專家們的尺度現代農業和工業方面用水,消耗掉年供水量的70%。要生產1公斤穀物需3立方公尺的水;從餵牛的穀物算起,到牛肉生產,每公斤的肉需15立方公尺的水。沿用這種方式生產,如何能找到足夠的水源,單只這一項就可知道其嚴重了。
 
氣候對於水源供應的影響,是亞洲地區國家感到最痛苦的事件之一,「天有不測風雲」以往是對天公變化無從逆料的說法。現階段則變成人類無節制破壞生態平衡,造成大自然反撲 的報應。什麼地方破壞生態的程度重,受天災損害程度就重;相對的保護環境不使受到人類蹂躪,那片土地山川河流就得以平順安寧,人類不會受逆向影響。聯合國「氣候變化跨政府小組」的調研報告指出,地球氣溫每升一度,就會有17億人缺水。這項數據正是當今大家生活環境的一項指標,聯合國在水資源論壇上的提示,就是要每個人懂得環保,讓氣候於若干年後莫再失常。
 
本屆水資源論壇集會,是聯合國「千禧年發展目標」預定於2015年達成前的最後一次會議。據聯合國方面另項報告說,從1990年到2010年間,逐年改善結果,已有88%的人口能找到安全飲用水,算是達成千禧年發展目標中的一項。但由於還有7億8300萬人還沒有解決問題,所以未逕行宣布這項紀錄為成功。而聯合國方面之所以選在論壇集會的關鍵時刻,透過世界衛生組織和教科文組織等相關部門,聯袂公布飲用水達標報告。既在凸顯朝千禧年發展目標努力的績效,也在淬勉參與水資源會議的眾多人士,擇定踐履重點,處理缺水的慢性問題。
 
一項大規模集會,討論水資源和環境的複雜議題,大會方面認為是在陰影籠罩和希望相交織下的難得機會。期許能透過切磋交流,將各自見聞與論點,匯成具建設性價值的要素。待6月在里約熱內盧舉行的、官方的「水資源發展高階層會」參考採用。據說運用「生態系統」整合方式為主軸的高階層會,將能端出一套靈活彈性的辦法,供各方治水防洪的抉擇。對泰國而言,水災後重建正積極展開,若能在當局所規劃的基礎上,納入以生態系統為主軸的開源節流措施,精準解決水資源積弊,畢其功於一役,相信是各界所殷殷期待的結果。
 
关键词: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