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過境孟買似在測試兩岸互信

2012-04-17 10:47:47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馬英九外訪非洲友邦過境印度孟買,北京對此表示,那僅是純技術性的加油。至於北京事前是否收到台灣或印度的照會,則未見透露。就馬英九的活路外交言,這是台灣國際空間的突破,還是兩岸之間的默契展現,也未見有進一步的訊息。但若就兩岸互動和台灣國際空間論,馬英九過境印度無論如何都是對北京的測試,對兩岸政治互信也是考驗。
 
台印關係能否突破,但看能否提升規格,過境或是一個突破口;但更重要的還在北京和新德里之間的互動,印度當局又如何看待兩岸關係和一個中國原則。必要指出:印度從不諱言中國是假想敵,去年9月傳出印度和越南宣布合作探勘南海油氣田,中方立即提出嚴重警告,為南海風雲平添緊張氛圍,且隨時可能爆發新的爭執。
 
由於印度和越南都曾和中方交手過,且深受挫折,兩國攜手探油不無藉此「結盟」對抗北京,也在測試北京的底線,是以馬英九過境孟買,在北京眼中當然不可能視此僅止於技術性加油。或出於兩岸大局或出於更多國際因素的考量,北京此時顯然不欲就此有更多表態或評論。
 
設若馬英九事前未取得來自北京的默契,而印度也從未放棄對中國的敵意,當然也不必排除印度當局有意藉由馬英九過境測試北京,馬英九中轉孟買的意義,就不可能僅止於過境。問題是馬英九有可能因此捲入北京和新德里之間的矛盾和對抗嗎?北京又如何看待兩岸和平發展和兩岸政治互信?
 
馬英九的活路外交旨在開拓國際活動空間,減少外交資源的無謂虛擲;北京為配合兩岸和平發展,也很明確地指出,只要不背離一個中國原則,兩岸可以就此平等協商。過境孟買,馬英九似乎很得意,認為由於事先保密和低調,沒有製造任何意外,是以北京「在這方面對我們沒有什麼太大的意見。」這是出於北京的善意和克制或喜聞樂見,畢竟還是有很大的區隔。
 
就國際現實論,北京目前正處於與周邊國家特別是南海海域的尖銳矛盾中,其中又以菲律賓和越南最為棘手,但若仔細端詳,北京採取的最高策略是軟中帶硬,凡事皆可商量,唯涉及主權爭議者則一步不讓,處理兩岸關係更不在話下。
 
聯繫近日在南沙黃岩島海域和菲律賓之爭,也似風雲緊急,大有一觸即發之勢。但北京表明絕不動用優勢海軍壓制,而是出動海監船,在對峙中保護中國漁民不讓菲律賓海軍或海岸巡防隊逕行「執法」。
 
正如解放軍釋放出的評論,「中國啟用海監船巡視維護權益,而不是直接動用軍艦進行武力反擊,這是出於克制,而不是軟弱。因為,一旦擦槍走火,受武裝衝突傷害的只有衝突雙方以及地區的和平和發展,得意與得益的只有那些躲在背後的支持者。」
 
中國解放軍雖未明指「得意與得益的只有那些躲在背後的支持者。」但也呼之欲出,那就是美國和日本。美國有意藉由南海主權爭議交付國際干預的策略,通過菲律賓在東盟集會中的訴求顯現無遺;印度意圖從海上東進緊迫中國,日本有意南下聯手菲律賓對抗中國,背後當然有美國「重返亞洲」在起作用。
 
對照國台辦主任王毅日前出訪美國,期盼美國發揮積極因素,當然有跡可循。此外,王毅還公開肯定吳伯雄此前出訪北京會晤胡錦濤提出兩岸同屬一中的表述,從而取得了兩岸最基本的政治互信;兩岸從而取得最基本的保障、最基本的動力,還將適時擴大對台惠民政策。不因兩岸政治歧見有待磨合、化解,仍持續寄望馬英九,持續對台釋放善意。
 
馬英九過境孟買若放大格局看待兩岸互動和國際形勢的變化,兩岸若僅得最基本的政治互信,這當然還有待鞏固和提升,而這也是兩岸未來絕大的考驗。
 
关键词: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