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盟將成中國第一號貿易夥伴
2012-04-30 10:05:38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會(CCPIT)」於4月18日發表預估:未來3年期間內,東盟成員將成為中國第一號貿易夥伴。到2015年,東盟和中國間的貿易總額,會超過5000億美元,增長的勢頭強勁。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東盟10國在2010年才超越日本,成為中國第三號貿易夥伴,轉瞬間紀錄又將再攀升,令人側目。尤其是在世界經貿一蹶不振的環境下,該會做出這樣推估,似乎太快。但該會的說法有所依據,並非憑空臆斷,相信東盟各經濟體可予接納,並列為努力目標。
該會在北京召開的「第六次中國企業海外投資會議」時,曾對媒體就東盟與中國貿易的基本情勢,做了進一步說明。近年雙方經貿合作發展,從貿易總額切入,是堪以用騰飛來形容的。若從2010年東盟超越日本成為中國第三大貿易夥伴起計算,這1年雙方貿易總額為3623億美元,同比較前1年增加達24%,數目相當的可觀。也是這1年,中國與排名第一的歐盟貿易總額5672億美元、中國與排名第二的美國貿易總額4466億美元,已能看得到東盟緊追在後,雙位數的高成長比率,和疲軟的歐美市場相較,其起伏趨勢漸明。
東盟和中國間貿易繼續揚升,實際上也是世界經貿多變情勢中的一個關鍵環節。在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10周年紀念期間,曾由商務部發表「中國對外貿易」白皮書。其內容強調中國入世10年,對世界經濟貢獻率已逾20%,高過美國,成為世界經濟穩定增長的重要力量。同時又進一步指出,中國將「促進和國際新興經濟體合作,加快轉變外貿發展方式,實現外貿永續發展。」由於這段期間,正當東盟和中國建立積極經貿紐帶期間。雙方合作力度逐步加強,默契升溫,貿易額度攀高,終有東盟成為中國第三大貿易夥伴的紀錄。因此隨伴著亞洲崛起,國際多邊貿易體制發展,東盟對世界經貿發展與有貢獻,也是不爭的事實。
中國以盛大活動紀念入世10年,一方面有對外貿易白皮書的文本;另還有國家領導宣示六個「進一步」,重點在於減少干預,擴大對外開放,促進對外貿易平衡發展,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預期今後5年進口總規模將超過8兆美元,給世界各國帶來巨大商機等。凡此種種,說明了在國際金融市場動盪、保護主義明顯增多、世界經濟面臨嚴峻挑戰的情勢下,仍存在著經貿發展的機遇。東盟與中國的地緣關係、合作睦誼,都足以為雙方貿易互惠加分,不久後雙方成為第一號貿易夥伴,應非空談。
東盟將成為中國第一號貿易夥伴,除了前述國際貿易多元條件,從執行面觀察,該是區域經濟整合成功的成果。若干年來,我們不時找機會介紹,東盟─中國(10+1)自由貿易區的出現,會使此一地區逐步從開發中國家進入小康社會。果然,該10+1自貿區從2002年正式簽署「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到2010年形成自貿區,近90%產品降為零關稅以來,一路順利推展,雙邊貿易額也從2004年的1059億美元、2007年達到2026億美元,提前3年突破2000億美元的目標。東盟並於2010年超越日本成為中國第三大貿易夥伴,表現沛然莫之能禦的發展勢頭,其在3年內可超越美國、歐盟,而成中國最大貿易夥伴,自屬高度可信。
東盟和中國的10年經貿合作,從初期的陌生交往到建成世界上最大的開發中國家自貿區,使雙方經貿得到了蓬勃開展的環境。既是亞洲崛起的典型,也是開誠布公獲致成功的示範。今後的區域經濟整合,有雙方不斷制定的理性決策、19億人口的遼闊幅員、互補性甚高的珍貴資源、歷經磨合的國際性執行班子,繼續進步的基礎是頗穩固的。當事的各個經濟體,宜確認自由貿易合作的宗旨,珍惜可貴的機遇,努力開拓新世界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