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現代公共安全機制此當其時

2012-05-12 08:53:58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泰國最大工業園區羅勇府馬達浦工業園區,日前在酷熱中有一家化工廠爆炸起火。災變威力不小,造成逾154人死傷,千餘民眾疏散的災害。相關各方面正依權責,卹死救傷並安撫驚惶奔逃的庶人。肇事所在地點離曼谷首邑東南約180公里,路途迢遙,一般感覺只是發生了另樁工業災害。但是有心的意見領袖,一面關懷工災的生命財產損失和搶救是否已然周延;另也分別透過媒體表達對改善公共安全機制的作為。國家社會近年因經貿發展有成,已顯露朝現代化推動的苗頭,馬達浦工業園區的轟聲,應可提醒公共安全問題殊非小事,也要列進優先處理的名單才是。
 
羅勇府化工廠發生災變,由於是在泰國最大的馬達浦工業園區,所以提升了外界對工業災害的注意。這宗工業災害疑案真正原因和善後過程,調查處理應透明化,並在正式報告中提出來。而輿論尤其關切的是,工業災害的範圍漸趨於廣泛,每發生一次工災,除了生命財產損失不貲,社會人心備受震撼外,預防規範的改進更要注意到。各種針對性的處理是否落實達成,尤其要加以認真監督,不容虛應故事的行動發生,釀成更失去人心的損失。
 
在馬達浦工業園區爆開這一次工業災害,可說是對公共安全的一次重大挑戰。在一般印象中,泰國遭遇由各類意外事件連結起來的災變,頻率已經偏高。去年底才結束了延綿數月的50年僅見水災,開年不久就傳中、北部數府有旱象,接著就是中部素攀武里放煙火慶龍年不慎釀禍,把當地變為火海造成逾90人死傷的悲劇,還有便是曼谷都會鬧市高級旅社失火燒死外國旅客等。雖說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但不時聽到四面八方到處橫屍的事故,總不免驚悚,民眾會要問我們的公共安全出了何等毛病。
 
近年泰國有了從開發中國家逐步進入小康社會的徵兆,不少居民都已「有感」。如生活改善,行有餘力購奢侈品和機動車,出洋遠遊的人漸多等;另國際機構所公布的國內生產毛額、消費者物價指數、採購經理人指數等關鍵指標性數據,泰國也率多居於優勢表現,顯示進一步在內外都得到了肯定。而當今的趨勢是,亞洲都會繼續擴大成長,亞洲新興經濟體關鍵基礎設施的建設亦啟動。其中泰國的先驅地位已形成,若國家社會的進步不是全面性的,連起碼的公共安全都護衛不周,予外界的印象,將一如非洲、美洲的開發中國家,則各方的努力形同白費,逆勢發展到不了現代化的水準,豈非憾事?
 
羅勇府的工業災害,為當前泰國社會狀況提供了一個突出的面向,或者可說是工業發展與現實出現了落差,跟不上外界的期許。如眾所知,馬達浦工業園區至今還是泰國最大的工業園區之一。當年規劃創設時,就將一流生產事業安排於斯,經營為產業示範的意味至為明顯,國人也引以為矚目的焦點。但現代產業不停進步,對公共安全要能密切有效配合,才可將意外損失減到最低。若不隨時調整修正並注意到執行效率,必然影響到生產事業的聲名。經過這次工災,從工業園區的管理部門到化纖公司的工廠,都該在各自監督範圍內展開深入檢討,為進一步改進做好準備。
 
在羅勇工災案發生前,曼谷4月平均最高溫度達攝氏40.1度,使五個月前才歷經半世紀以來僅見最大洪災的首都,又遭受到30年來平均最高溫熱浪侵襲,酷熱難耐。國內有人將矛頭指向缺乏都市計畫,導致1200萬人口發展快速的曼谷,植被和公園太少、大樓設計無法散熱,加深了熱浪的嚴重性,引發了激辯,若能冷靜下來,回歸於理性,這正是公共安全機制議題應及時確立的另一股推動力量。我們前面曾陳述過,亞洲都市擴張已蔚為時潮,難以阻攔,若不籌謀建立安全機制,規範包括都市計畫在內的各類公共安全,則今後工災、火災、水患、交通安全、意外爆炸,勢必接踵而來,釀成禍害甚至一發不可收拾,重視全面安全,此當其時。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