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將面臨政經雙重壓力

2012-05-14 09:45:31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過去一段時間,歐洲的債務危機已困擾歐洲經濟及歐元的穩定,如今在法國、希臘大選後問題進一步擴大、延燒,已形成政經相互掣肘,並演變成愈加複雜難解的局面。歐盟乃至全球,都要提高警覺、小心因應,才不會又形成新的全球性風暴。
 
法國大選,現任總統沙克吉正如選前多數民調所示,以約8%的差距輸給了社會黨候選人歐蘭德。這樣的結果不但使睽違17年的社會黨重新入主艾麗舍宮,也是法國總統連任失敗的少數案例。因此,全世界都將聚焦在歐蘭德究竟如何帶領反撙節聯盟,如何與德國總理梅克爾的撙節聯盟過招。
 
希臘選舉結果,執政聯盟的新民主黨與泛希臘社會主義運動黨不但總席次大減,在300個國會議員的席次,僅獲得149席無法過半;且席次各為108與41席,排名分居第一、三名,中間還夾雜著激進左派聯盟(Syriza)52席。同時,至少有7個政黨可望進入國會,再加上選票多數流向反對財政緊縮方案的極右或極左派小黨,這可以說是超不穩定的國會結構。
 
因此,新政府可能難產、歐盟對希臘的紓困計畫可能須重啟談判、希臘恐退出歐元區等政治、經濟的動盪將接連衝擊希臘、歐盟。事實上,選後席次最多的新民主黨已宣告組閣失敗;席位居次的激進左派聯盟由於其反對撙節的立場非常強硬,預料也難以順利組閣。第三大黨的泛希臘社會主義運動黨從原本的160席竟僅取得41席,元氣大傷,似也難委以大任。如果依序無法組閣,國會就要重選。
 
若再加上先前荷蘭政府因為預算案無法過關而解散,以德國為首的撙節聯盟成員,已在荷、法、希三國國內大選,連吃三場敗仗。緊接著,德國和義大利也將有地方選舉,預料對梅克爾、蒙提內閣都將是嚴厲考驗。
 
撙節聯盟主要成員在國內大選挫敗後,當然會衝擊歐元區現有財政協定及今後之經濟政策走向。至少,連德國相關財經首長已經開始把經濟成長放在政策論述中,以避免政策目標過分偏向撙節,幾乎完全忽略了成長與就業。
 
可以預期的是,今後一段時間,歐元區的議題焦點除了延續歐債危機以來的經濟性以外,還將夾雜愈來愈多的政治議題。由於歐元區多數均為內閣制國家,因此這類政治議題,也容易引發內閣更迭、國會解散、提前大選等各種政黨的爭鬥場面。所以,原本在面對歐債危機所需要的穩定政治結構,反而可能成為緣木求魚般的不切實際。這是歐元區的未來所曝露的第一個、也是最大的一個風險。
 
當然,政治原本就是一門妥協的藝術。愈是劍拔弩張、尖銳對立,看似毫無轉圜餘地,卻也是柳暗花明的前夕,這可以由賽局推論與過往的經驗中得到啟示。因此,歐元區的撙節與反撙節的對立,在各國大選中推到最高峰後,必然需要重新透過協商進行修正。
 
現在雙方陣營談不攏,有其談判賽局的考慮,接下來必然會有所調整。以貨幣政策為例,除了類似歐元區國家退出,使單一貨幣暫時、局部停止適用這種策略外,還有其他選項,包括:德國體認到他自己是單一貨幣的最大受益者,因此可以主動、積極透過歐洲中央銀行(ECB) 的保證、融資等方式,引導公債利率下降,減輕債務危機的衝擊。
 
此外,亦應該在撙節的財政協定中,把各國在地區上、產業上、投資上創造就業、促進成長的因素納入。因為只有恢復一定的成長動能,才能使經濟與財政的困境同時解決。德、法的撙節措施,不但無法校正財政失衡,反而使大多數歐元區國家財政更加惡化,正說明政策需要轉彎,就這點而言,目前或許是轉機。
 
关键词: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