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面臨掃貪除貧的大挑戰
2012-05-16 10:16:19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亞洲開發銀行總裁黑田東彥,日前於亞銀年會閉幕時,曾在馬尼拉表示,亞太地區經濟體成長明顯,但是貪瀆和監管不力,卻成為約制快速減少區域內貧窮的主要阻力。若干發展中的亞銀成員國已坦承,貪瀆貧窮若得不到實質上改善,區域經貿建設必事倍功半。黑田東彥這番語重心長的說詞,適在亞太區域前途面臨新機遇時提出,對亞洲將來能否脫胎換骨,把握住大步前進的力度,確有決定性影響,值得重視。
黑田的公務駐地設在馬尼拉,對亞太地區環境熟悉,亞洲相關經濟體近年表現亮眼後,強化掃貪除貧的期許言論,也非首次發表。但是類似話語講多了,就會給予外界一種老生常談的感覺。而近年各地貪瀆、貧窮的現象,似乎並沒有隨著經貿進步做了明顯的改善,反讓外界對黑田的苦心,產生無可奈何的喟嘆。不過黑田既能不憚煩瑣、直言不諱;也會就地取材,用另一種內容讓人深有所感。譬如,今年他引亞銀的資料說,亞太繁榮昌盛已令人看得見,但是區域內還有18億人口,每天只能用不到1.25美元過日子。不知道黑田這種說法,能不能發生一點正面效應。
亞太地區,尤其是東盟的十個成員國,對於亞銀當局掃貪除貧、強化監管能力的逆耳忠言,是應該有些不同於往昔反應的。因為到2015年,轉型後的東盟就要以「單一經濟區」的面目,在國際舞台上展開活動。目前若干經濟體的都會,因已經有了進步,但是整體而言,離現代社會的水準顯然還有一段差距。即使在所謂首善之區,大馬路的轉角、長巷、近郊,到處都可能見到貧民生活環境。現在離東盟正式掛牌剩下的時間已經不多,且應黑田忠告,整個東盟地區有計畫進行掃貪除貧。即使一時達不到要求,至少已用行動表達了積極性,可使外界有新的觀感。
再說,國際間對於地球村的發展,每在重要的、值得紀念的時際,都會透過必要協議和程序,制定共同希望達成的目標,並預留執行時程,型塑社會的新面目。聯合國全體192個會員國,在2000年新世紀到來前,曾達成共識,試圖於2015年達成一項名為「千禧年發展目標」的願景。期以15年時間,實現八項發展目標,為千禧年來臨帶給全世界一個新的面目,讓居民在無憂無慮中過日子。發展目標所列八項,涵蓋掃貪除貧、實現初等教育、兩性平等……,全屬一般庶民生活的起碼期待。但預定應實現的日子已近,當年百餘位國家領袖信誓眼看就成空,亞銀當局適在這時候提及千禧目標的部分項目,若亞洲國家能接納黑田忠告,積極行動,也算是踐履世界級的共識吧。
自古以來,掃貪除貧都曾列為人類社會的共同目標,期待在公平、正義、和諧環境下過生活。但是此一共識和願景,無論中外都難謂實現過,即使是短暫時程,也屬奢望。原因是此項目標知易行難,人類與生俱來的貪婪秉賦,每在關鍵時際,破壞或阻滯了目標的實現,以致只要提到掃貪除貧議題,就難免出現矛盾或衝突。已故印尼知名文學家普拉姆迪亞反殖民主義、反貪贓枉法,在他結束81歲坎坷生命前,最得普世讚譽的名言是「貪婪導致剝削」。可是明知其為至理,在現實社會中還是撼動不了積弊,徒呼奈何。
亞洲地區正處於一個大挑戰也是大突破的關頭,黑田東彥認為亞洲結束貪腐緩解貧窮,將吸引外國技術和直接投資源源而來,創建一片嶄新經貿天地,從而變成世界發展先驅。但貪腐貧窮存在著久遠的結構性困難,歷來罕見有能平衡矛盾的成功先例。亞洲,或東南亞,如果想把握機遇,就得先行更新思想觀念,才有改變各種措施的可能。我們期待這個時刻的到來已久,區域內相關各方面能否有更新思維,開創新局的魄力,抑或一仍舊貫,就等著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