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經濟整合進入實際行動階段
2012-05-19 09:33:47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中國、日本、韓國領導人高階層會議,於本(5)月13-14日在北京舉行。主持會議的中國總理溫家寶會後宣布,中日韓三國同意於今(2012)年內,啟動三邊自由貿易協定(FTA)談判。同時,會議期間並正式簽署「三邊投資協議」,做為三國自貿區倡議的重要基礎。而中日韓互為鄰國,占世界經濟總量20%、亞洲經濟總量70%,有巨大影響力。若無三國市場一體化、亞洲經濟一體化,在嚴重衰退中的世界經貿環境,將難以看到復甦前景。這回東亞高階層會的表現,為各方帶來了新的希望,期待中日韓逐漸形成互利多贏的經濟共識,能夠突破重重障礙,順利底成。
區域經濟整合的建成,不僅要具備客觀經濟條件,而且參與國彼此之間良好的政治互信,和國民之間的共同意識,都得達到相當程度。中日韓經濟發展,本有相當程度落差,歷史糾葛和文化背景解讀各殊,以及現階段和資本主義霸權美國間不同的戰略利益考量,都會發生敏感問題。在這般背景下啟動自由貿易區談判,其困難程度甚高,明顯可見。本屆年會有其進展,還進一步考慮到三國地方經濟示範區,做產業合作基地,是值得矚目的。
中日韓透過高階層會推動東亞經濟合作,先後已逾十年,而其肇始,居然是在參與東盟一年一度的國際高階層會期間。早在1999年11月,三國領導人朱鎔基、小淵惠三、金大中應邀出席東盟(10+3)商談。便中三位首長舉行了早餐會,從此而立下先例。隨後三方巨頭會晤由定期化、正式化、而輪流於三國召開,經 濟合作的主軸一貫,領域則在拓展。本屆在北京舉行,以簽署投資協議、並同意啟動自由貿易區談判。落實合作初衷,朝具體大目標推展,是難得的突破,也是基於和東盟一段夙緣。
中日韓正式簽署三造投資協議,照第五次會議輪值主席溫家寶的評價,認為「這是中日韓經濟合作的第一個重要法律文件,為三國擴大相互投資創造穩定、公平、透明的環境。」這也為中日韓自貿區提供重要基礎。這項費時五年才達成的投資協議,三方面先後進行十三輪正式談判,計有27條文與一個附加議定書,涵蓋國際投資協議重要內容。其最大意義是首次以三邊協定具體實踐制度化的經濟合作,從而為後續自貿區談判創造有利環境。溫家寶的說法,也就以此為根源。
東亞經濟逐漸朝向一體化發展的一次高階層會甫告結束,自貿區談判旋即展開。據中國商務部發言人沈丹陽5月15日透露,中、韓間首輪接觸,即就相關領域、範圍等具體安排做了磋商。同時又直言中日韓三方的談判將「不會等得太久」,也就是說,領導人會決定年內啟動的自貿區談判,隨後開始。而中韓雙方之所以要火速先行啟動,無疑是客觀形勢已不容延宕,錯過時機所可能遭受的損失將難填補;另則是自貿區將以「世界貿易組織(WTO)」的規範基礎為依據。中韓先磋商可為經貿合作提供更有利的制度環境,符合彼此企業和人民利益。到日方摒擋就緒加入談判,斟酌調整協議草案文本內容,將能收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不致誤了於兩年內完成區域經濟整合的時程。
中日韓自貿區談判的議題,迂迴曲折、歷有年所,至今終顯露出推進到新階段的行動,對於三國的經濟與貿易都將產生重大的正面意義。尤其重要的是,具體合作逐步實現,使三國領導人對未來經貿運作的目標和重點,得到充分默契和信心。不過區域經貿整合發展的前途,也並非從此晴空萬里,其他外國勢力的拉扯,相信不會停歇,有待於相關各方面小心因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