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蘇貞昌當選民進黨主席
2012-05-29 10:05:39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民進黨黨主席選舉,蘇貞昌以超過50%黨員支持的票數順利當選。蘇貞昌當選民進黨主席本是意料中事,且屬回鍋黨主席,所以依然引起各方重視在於這是民進黨通過黨員直選領導人,如同黨內公投,加上黨內各個不同派系皆有屬意人選,同時可以看出,此時民進黨內意識形態的光譜分布。
除了黨主席,民進黨的黨代表和各地黨部主委選舉也同時展開,代理人之爭更見激烈。以台北市和新北市黨部主委當選情況觀察,台北市主委莊瑞雄以謝系人馬出線,新北市主委羅致政有蔡英文的公開支持,蘇貞昌的當選光芒隨之出現兩個黑點揮之不去。
就此而言,蘇貞昌的黨主席未必能坐得安穩,不論謝長廷和蔡英文都有代理人。若再加上各派系選出的黨代表各為其主,蘇貞昌必然會在黨內持續面臨挑戰。眾所周知,蘇貞昌在意的就是2016大選,蔡英文和謝長廷,乃至全黨在意的也聚焦於此。
如果說2016年台灣大選已因民進黨主席之爭已先開打並不為過,民進黨因黨主席選舉可以打得不可開交,和國民黨的鬥爭可以想像更不會手軟,而這已預示台灣朝野交鋒很難取得理性共識。民進黨有可能因為黨主席選舉而四分五裂或許言過其實,但派系競爭之烈,因缺乏共主只會更見嚴重。
蘇貞昌當然希望成為黨內共主,且謝長廷和蔡英文已連兩敗,下屆大選他自是當仁不讓。問題出在蔡英文和謝長廷有可能退場嗎?從黨主席之爭可以看出幾乎沒有可能,這一切或要視2014年地方選舉以為轉移。而這又得視民進黨的改革和轉型能否爭取選民支持,且存在各式各樣的變數。
今天以及未來,民進黨內上下一致的訴求,就是重新取得執政權,這是政黨政治的必然;但民進黨在國家認同上和國民黨有著根本歧異,體現在大陸政策上更是扞格不入。民進黨檢討大選落敗,就是不願正式觸碰認同歧異,恰足以解釋民進黨主席之爭所以會出現四打一,就有三個是深綠的局面,深綠的焦慮,固因此畢現,但也會是蘇貞昌未來一路都會遭遇的挑戰。
擺在蘇貞昌眼前的兩大難題,一是改革,一是轉型。民進黨的改革有兩大難題,即人頭黨員和派系之間的惡性競爭;轉型則在意識形態的認同歧異能否自我調整,調整大陸政策,讓多數中間且務實的選民安心和放心。
如果蘇貞昌敢於改革,民進黨必然會出現派系造反的局面,若敢於轉型,則有深綠出走危機。蘇貞昌除非不想大選提名,那就注定不可能大刀闊斧地改革和轉型。但沒有改革和轉型,大選又必然無望。這是民進黨體質的先天罩門,蘇貞昌有可能使之脫胎換骨嗎?蘇貞昌的終極考驗亦在此。
以特赦陳水扁的訴求為例,蘇貞昌是五位競選人唯一拒絕做出正面回應者,但「台獨」神主牌如何轉型,如何接受「九二共識」,蘇貞昌迄無明確的態度。在此必要提醒蘇貞昌,既已跨出反對特赦陳水扁的第一步,就有必要重新檢視陳水扁「一邊一國」的急獨論述。既已從深綠叢中殺出重圍,就要有信心再往前跨出一步,要有更大格局面對台灣未來和兩岸和平發展。
民進黨有功於台灣的民主化,但不能因「台獨」而毀了台灣民主。民進黨全黨皆知要重新執政,蘇貞昌的抱負和使命也在此,成敗關鍵還在「台獨」。蘇貞昌在選前說要應變,要了解大陸,要用對話代替對抗,用互動追求互利互惠,促成共存共榮,看似在態度上有所調整,如何處理「台獨」,猶待蘇貞昌自我超越。
就台灣政黨政治言,要為蘇貞昌當選民進黨主席祝賀;若要為兩岸及台灣前途設想,則不能不為民進黨和蘇貞昌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