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不必糾纏在超美迷思中
2012-05-31 10:48:24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自中國在經濟總量上超越日本之後,中國趕超美國的話題便成了國際社會的熱門話題,而美國總統歐巴馬在初次訪華時提出的G2,即美中兩大國共管世界的觀點,無疑讓中美之間的「瑜亮情結」更加濃厚起來,「華盛頓共識」和「北京模式」的兩種發展模式的爭論,也不絕於耳。金融危機之後,美國正在衰退的認知,成為全球普遍的共識,引發了中國未來是否能夠取代美國的大討論。對此,歐巴馬在國情咨文等許多重大的場合,向美國和全世界宣布,華盛頓將竭盡全力,維持美國世界第一的領袖地位,不會輕易放手讓別的國家,來挑戰這個地位。問題是,中國在這樣的大環境下,究竟是如何自我定位的?尤其是中國的決策層,是如何定位的?
非常有趣的是,中國的兩位專家,對上述問題,提出了兩份截然不同的答案。北大國際關係學院院長王緝思與華盛頓智庫學者李侃如聯手發表的報告指出,中國領導層對取代美國霸權信心十足,堅信無論在經濟還是國際影響力,抑或軍事力量上,都會全面超越美國,即使美國為拖延這個過程而帶來新的冷戰,中國也會是最終的勝利者。但是,本來也是中國決策層之一的龍永圖,則對澳洲的一篇討論中國的文章發出共鳴,那篇文章指出,中國在世界上具有真正的影響力,必須做到三點,一是讓全球大多數國家的精英都願意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中國去留學,而不是送到歐美去留學;二是全球大多數人,尤其是年輕人更多看中國電影,聽中國音樂,讀中國書籍;三是全球消費者選購產品時,更多選擇中國品牌,而非歐美品牌。龍永圖的言外之意就是,中國在軟實力上,還遠遠落在西方尤其是美國後面,取代美國,並非易事。
可以這樣說,在中國,尤其是在決策層,對中美的領導力地位評估,有著不同意見的爭論,這不是壞事。從硬實力的角度來看,中國的經濟總量肯定能很快超越美國,軍事力量假以時日,也能迎頭趕上,這是國際社會共同的看見。一旦美國真的進入像日本一樣的經濟低迷時代,中國的崛起速度,相對更會增加。但是,在軟實力上,尤其在技術創新、文化輸出、人才競爭等方面,歐美,尤其是美國,將在比較長的一段時間裡,仍然具有中國難以超越的優勢。
更何況,在體制延續和社會穩定方面來看,中國潛在的危機遠遠大過美國,美國可能不穩的唯一弱點,在於種族的分裂和對立,以及由此而引發的宗教和文化衝突。如果中國領導層無意中放大了美國衰退的嚴重性,而沒有看到美國獨步世界一個世紀背後的真正原因以及依然存在的實力,那麼,中國就會迷失在反美民粹主義的窠臼中,疏於反省和反思自己的問題,尤其是體制上的種種弊端,無法學習到美國的發展經驗和失敗教訓,從而抓不住怎樣持續和深化改革的正確方向,在大國崛起中走錯路。
不能否認,中美之間的力量對比正在發生變化,但誰能笑到最後,殊難斷言。更何況,就算美國衰落,未來也不一定就是某一國取代美國,中國以外,俄羅斯、歐盟,其他金磚國家和新興經濟體,都在努力成為新的世界一極。中國不要從百年的自卑,一躍成為暴發戶式的自大,而是要不卑不亢,持續改革,尤其是政治體制的改革,確實先把中國的事情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