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馬蘇會」注定破局?

2012-06-13 16:40:37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民進黨主席蘇貞昌最近就朝野對話連續釋放出訊息攻擊馬英九,直指馬英九「放話」在先,旋即「變臉」在後。蘇貞昌還表示,馬英九應先把自己製造出來的問題解決,不需要「馬蘇會」轉移焦點。朝野對話或大有可能因此破局,但馬英九不可能就此放棄努力,蘇貞昌又真的不介意有無「馬蘇會」,其然,豈其然乎?
 
蘇貞昌想不想和馬英九同台論辯,答案很明白,且何嘗不想能和馬英九分庭抗禮,要是能和馬英九捉對廝殺豈不更佳。這是蘇貞昌著眼於2016年的基本命題,即民進黨內誰最具代表條件出征。若能在「馬蘇會」上開創話題,形成輿論焦點,大有助於蘇貞昌建立黨內領導威望。
 
蘇貞昌當然明白2016年黨內最大的對手是誰,且非先過這一關不可,蔡英文挾600萬票的支持度,就個人聲勢言,民進黨內還少有能和她抗衡者,唯一的可能就是現任黨主席蘇貞昌。自五都選舉以來,兩人以及雙方人馬間又豈止鉤心鬥角而已。蔡英文目前雖無黨職,但動作頻頻。這對蘇貞昌都是壓力,必要有新的樹立。
 
從民進黨黨主席到地方主委選舉,蔡英文皆有間接或直接介入的痕跡;從發公開信質疑馬英九對台灣的主權認同,到批評馬政府缺乏自信和治理能力;蔡英文在大選之後,都會在關鍵點上有具體動作。意味2016年她不可能缺席。顯然蔡英文深知:必要通過合縱連橫,至少要能穩穩抓住黨內的基本盤;黨外則力求維繫發言權,既爭取深綠也想拉攏中間選民,但這一切都得先攔住蘇貞昌藉由黨主席的交椅坐大,更何況蘇貞昌的民調已領先群倫,自不容「馬蘇會」或朝野對話成局。
 
為了收拾選後亂局,加上民調未能回穩,馬英九當然高度期待朝野對話,甚至有可能為超越立法院內的政黨協商,而願意通過「馬蘇會」營造朝野和諧氛圍而在民生政策上有所退讓。這當然有利於蘇貞昌培養領導聲望,同時也可讓朝野對抗降溫。但立法院內的民進黨團,近來似有故為激進的態勢,以美牛案為例,不僅堅持「零檢出」而且不惜「動武」,發動「肢體抗爭」。蘇貞昌當然可以想像蔡英文的身影正在起作用。
 
從民進黨內的種種跡象可以看出,蘇貞昌若想要說服黨內眾家派系同意他和馬英九同台直接對話,第一關就繞不過已逐漸浮現的蔡系人馬以及死對頭謝長廷。同理,馬英九寄望通過朝野對話為美牛案、油電雙漲,以及證所稅引爆的朝野對抗降溫,不僅要說服蘇貞昌,更要說服蔡英文以及民進黨各個派系,這當然是一個難局,也顯現出馬英九面對朝野對抗的治理困境。要蘇貞昌帶領民進黨轉型,也屬奢望。
 
馬英九在連任前即宣示當選後願意和在野黨領袖對話,就執政者和在野黨領袖對話言,這是政黨政治的常態。況且政黨相互競爭,也要能彼此對話,至少可以共商「國是」,或共度難關,解決危機。「國是」的基本定義,應是國之大事,亦即台灣的未來和方向。今天朝野最大的歧見還不在民生政策而在兩岸,可謂各行其是。準此,「馬蘇會」能夠取得共識的空間不大,勉強安排出「馬蘇會」勢必各說各話。
 
就表象言,「馬蘇會」確很難樂觀,但正因為如此,馬英九和蘇貞昌都迫切需要開創新的局面,恰恰符合「不是冤家不聚頭」效應,馬英九必要兌現誠意,也要緩解朝野對抗意識;蘇貞昌的需求就更不在話下。是以在一時之間「馬蘇會」很難,但絕不能排除隨時可能出現。
 
 
关键词: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