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對「垃圾危機」提出罕見的警告
2012-06-14 18:19:52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世界銀行(WB)6月8日在一項報告中,陳述地球各地居民,正以高速方式,製造出愈來愈多的垃圾。並公開警告這種行為形成了「逼近的危機」,將嚴重破壞地球環境和人類生存空間,影響經濟發展。同時,巴西政府在第三屆人類環境會議啟幕前,慎重宣布正式關閉在里約的「拉丁美洲第一大垃圾場」,改善管理汙染源的觀念。國際間不約而同觸及垃圾和廢棄物的議題,雖然方式略有差別,但殊途同歸,顯示困擾人類社會的汙染與垃圾,已經到了非做全面處理不可的階段。而地球居民正是問題的核心目標,務必要了解與配合發展。
在世銀提出一項名為「每天在默然增長中的相關問題」報告中,推估到2025年時,都市居民每年將能產生22億噸廢棄物,比現在每年丟掉的13億噸垃圾,增加逾70%,惡化情勢難擋。而延綿不斷的廢棄物處理費用,計算要從時下每年耗費2050億美元,漲到3750億美元,不知其止境。世銀嚴正警告說,當生活水準升高、都市人口再增加,危機就在前頭。相關的挑戰無窮無盡,影響的是人類生存的環境、默默向上的溫度,還有往後的日子怎樣過下去。
世銀地政專家、報告共同撰稿人胡威語重心長說,都市巨量廢棄物問題源源不絕,幾令人感到束手無策。前述警告對於各地的決策人士,等於一種高聲投訴。以往拋掉廢棄物的觀念已不管用,這些東西是拋不掉的,一定得改弦更張;從妥善管理和對溫室氣體排放加以回收再利用來解決問題,一旦能做到全民響應,各在本身崗位上盡力,整合天然物資和汙染,自能事半功倍。這些來自專家學者的說法,其警告顯有依據,但執行上卻尚待進一步觀察驗證。
不過,和世銀廢棄物危機警告發布的同時,地球上另一樁令人側目的垃圾事件也出現了。那是巴西政府正式宣布,將使用逾34年的拉丁美洲最大垃圾場關閉。這座設在里約熱內盧市渣甸格拉麻丘濱海的垃圾場,面積約345英畝、每天收納8000噸廢棄物。未經處理的垃圾汙水外洩,一直被認為是當地顧安納巴拉灣汙染威脅的源頭,久受各方指摘。終在迭次延期後,於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前夕,畫下收場句點。讓相隔20年才召開一次、至少有100位世界級領袖和約5萬各方產官學代表,在沒有垃圾山的里約,舉行一次和人類環境有關的盛會。說關掉陳年大型垃圾場是件了不起的大事,應無人反對,因為好多都市裡小而又小的垃圾堆都清理不掉,莫說是南美最大的垃圾山,巴西當局的斷然行動,應使其影響擴大,做為示範。
地球環境每下愈況,各類廢棄物扮演著重要角色,而人類偏差行為和觀念釀成了世銀所謂垃圾危機,是一場難以挽救的事故,事實證明行動付出的代價高而回收的成效低。早在1972年聯合國於瑞典召開首屆人類環境會議時,就在宣言中強調人類有足夠能力在不犧牲環境品質前提下,追求經濟發展和生活改善。接著1992年移師巴西召開第二屆人類環境會議,相隔20年,還是大聲疾呼以全球覺醒及在地行動才能救地球。現在第三屆人類環境會議又將在里約熱內盧召開了,先後60年間,地球遭包括垃圾、廢棄物等在內的汙染源破壞的程度,已到了難以承受之重的程度。逼得世銀非把垃圾危機的警告單獨提出來,要求全面動員進行對抗,面對壓力來臨,人類豈可無動於衷。
對於在巴西召開的第三屆人類環境會議,世界各地居民固不可因地球條件比以往差太多而放棄期望。反而應如世銀所號召,改換以綠色觀念來過日子,凡關乎環境的問題,先從自己做起。雖然觀念和生活習慣的建立,有一定的難度,但「地球只有一個」,朝維護環境的目標努力,應是別無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