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台灣政治叢林化看「林益世現象」
2012-07-10 12:03:43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林益世現象」不是台灣行政院秘書長林益世個人涉貪的個案,而是台灣民主化過程中,從政者口誦道德教條,一派聖賢狀,但於權力及資源分配則極盡玩法弄權之能事。這是台灣政治轉型,政治生態世俗化伴生叢林化的惡質現象。「林益世現象」所以具有典型意義,在於反差過大,「政治金童」原係鍍金的假貨,口口聲聲要拿妖的道士竟然是魔。
就提升台灣民主素質的角度觀察,所幸與林益世共舞的「魔鬼」以違背「幫規」,把林益世端出來曬太陽,提早讓林益世現形。否則作為國民黨內新世代的接班人,林益世既是「欽選」,已可預期將一路扶搖直上,或謂下任高雄市長乃至總統或副總統的候選人都有可能。若在選舉高潮現形,只會讓國民黨當場崩盤。從「以毒攻毒」下重藥的觀點看,「以魔驅魔」雖非常態,亦有助於澄清吏治和政治生態轉正。
是以馬英九身為黨政領導人如何看待「林益世現象」,非僅不該埋怨林益世欺騙了世人,也不必耿耿於懷何以識人不明至此,更不必推托林益世不是你馬英九個人提拔而已,而是整個執政團隊都得承擔責任。也不必強求所有政務官及公務員都得希聖希賢,非至滿街都是聖人而後可。而是要現實面對民主世俗化過程中,何以會出現叢林化現象。
利益所在就是貪腐的起點,人人皆知;但貪腐何以會出現溫床,甚至成為「群魔亂舞」的所在,且能共構「黑金網絡」,這才是馬英九和執政團隊以及在野黨都要面對的。針對個人操守肅貪不是萬靈丹,而是要能清理貪腐溫床。藉公共衛生處理陰暗積垢以防孳生病媒的策略和認知,即病媒不可能完全撲滅,但要能有效壓制到無法大規模傳染肆虐。這就要勤於且有效檢查和曬太陽,就政治生態言,權力運作和利益分配都要透明化,且定期確認行之有效。
就林益世涉及的個案言,貪腐的溫床根本就在中鋼公司,而且這只是中鋼處理下腳料「礦渣」的利益。台灣還有多少個「中鋼」,還有多少「下腳料」都不重要,而是台灣整個政治生態的利益分配和權力結構,何以無法通過政黨輪替有效的遏制黑金,「下腳料」如此,其餘更可推想。正因為有「中鋼」的存在,顯現出台灣民主化及政治生態未能良性轉型,依然存在權力和利益結構趨於叢林化的現象,且有蔓延之勢。
馬英九自執政以來一路強調肅貪,視清廉為從政人員的核心價值,所以會出現親手栽培的愛將,且是位居行政院秘書長要職的林益世原就是貪腐集團的共犯,也不必意外,現象使然也,而且可能有更多人受制於此。就馬英九個人言,固屬情何以堪;同時也宣告,馬英九的肅貪根本未能起到正面作用,非僅未能正風易俗,連「接班人」都染黑了,在「魔鬼對話」的錄音帶中還可清楚聽到,「魔鬼」的地位愈高,橫暴愈甚。
一個值得玩味的現象是綠營公職人員對「林益世現象」的反應,為此有人「說故事」,貪腐和黑金從來不分藍綠。前立委邱毅即在電視談話節目中,指名道姓民進黨高雄選出的新科立委許智傑、高雄市長陳菊的胞弟皆屬黑金結構的成員。姑不論邱毅所言有幾許真實,但邱毅描繪出的政治生態和叢林化現象則是活生生的現實。
林益世案發好多天了,此案是個案還是通案辦,一體追查還是到此為止;法院審理又會有什麼結果,都決定了台灣政治生態能否有效轉正。或謂國民黨認帳值得肯定,此言甚確;但能賴得掉嗎?倒是有幾件大事馬英九務必要想清楚,一是肅貪的成效和方法;二是人才的汲引和栽培;三是如何處理黨內派系和隨之可能引發的政治風暴;最後是危機處理和個人領導風格究竟出了什麼問題,並追查國民黨以及執政圈內有無不同等差的共犯。
正是「知人知面不知心」,馬英九可以學乖,但關鍵更在台灣政治生態叢林化的大問題,馬英九是否敢於「大刀闊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