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點評台灣歷史教科書

2012-07-17 09:23:48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台灣馬英九總統日前在中國國民黨中常會中點評台灣的歷史教科書,要求教育部應加速修正綠色執政時代對高中歷史教科書的篡改,要求清除教科書違背中華民國憲法的「台獨化」內容。這是馬英九執政以來,對歷史教科書最明確的表態,也是馬英九在連番政治挫折後,最見旗幟鮮明的反台獨論述,值得肯定。
 
但要指出的是:馬英九除了要看到「台獨化」的論述違背中華民國的憲法外,更要看到「台獨」就是島內「去中國化」的淵藪,意圖從歷史、文化、地理以及體制上和對岸切割,從而強調台灣人400年來的政治悲情;但唯獨肯定日本殖民統治,以為台灣的早期現代化是日本殖民的恩賜,並據以為和滿清以及國民黨威權體制作出優劣之比。而這也是「法理化台獨」的歷史論述。是以高中歷史教科書不能僅停留在是否合憲的批判上,馬英九除要撥亂反正,還一個歷史的清白外,還在如何堅持中華文化的傳承,並賦予未來更大的發展空間和機遇。
 
台灣高中歷史教科書所以會出現「台獨化」,始於李登輝當政時以「認識台灣」和改革教科書編輯為名,看似為了開放,實則暗渡「台獨」思維和意識形態,等到綠色執政,情況更見嚴重,教科書的編寫和發行開放了,但必要先通過綠色審查,凡不符合綠色思維的教科書,注定無法公開發行,在策略上還會拖到開學前才通知改善。絕大多數書商為求順利發行並取得市場,不得不低頭接受。如果今天有深綠人士以栽贓式的手法指出馬英九評點歷史教科書是伸出了政治黑手,那麼只能說綠色執政階段,對歷史教科書的編寫,簡直就是政治和經濟雙重迫害。
 
其中最典型的名詞改易就是「乙未割台」之後,究竟是「日治」還是「日據」台灣。「日治」看似中性,實則自誣,即日本占領和殖民台灣非僅合法也合理。等於一筆勾銷了中日之間的100年恩怨,嚴重性幾乎等同一筆抹殺日軍的「南京大屠殺」,抹殺日本軍國主義的暴行和罪惡,對日本軍國主義加諸中華的侵略本質更視而不見,這才是生為台灣人的悲哀,自斷祖脈,且甘為扈從。
 
相對於台獨人士主張「日治」合理化、合法化;國民政府遷台在綠色思維裡,反而成了「外來政權」,甚且不如日本對台灣的殖民統治。藉由未竟的國共內戰和冷戰格局下的兩岸對峙,竟成了「台獨」抗拒並否認中華文化的藉口。而這就是綠色執政的「去中國化」。例如以「台灣地區」替代了中華民國。這是以地理名詞襲奪歷史,排除中華民國承先啟後的歷史源流。再將台灣史和中國史對立起來,所謂同心圓的歷史論述,就只是近現代的400年海洋台灣和世界接軌而已。
 
馬英九何以拖到執政第5年才正面表態要處理高中歷史教科書?這是外鑠的還是自發的?是權宜還是根本之計?想要當全民總統於前的馬英九,何以此時才和深綠從歷史教科書明確切割?難道馬英九真有難言之隱?對此固不必多所揣測,但馬英九近來民望偏低,黨內外的壓力和攻擊更有若野火燎原,施政則有寸步難行之苦,兩岸互動也大有倒退跡象。這證明馬英九意想中的全民總統完全不是那一回事,也該到了夢醒時分。
 
歷史教科書該當如何書寫,這既要尊重歷史,更涉及如何看待,如何解釋過往,是歷史和文化認同的關鍵。當本國史變成外國史,當台灣歷史要為台獨的意識形態服務,這就是對中華民國的自我否定,毫無退讓空間。或謂這不過是歷史記憶的再建構,但必要指出執政者不能讓中華文化的歷史記憶虛無化,更不能扭曲歷史事實和認知。合憲與否只能治標,但不失一個著力點,還要馬英九拿出魄力來,超越兩岸的政治現實,超越島內統獨思維,從文化根源上,重新接續文化傳承和歷史認同。台灣的高中歷史教科書正是一個可以度量的指標,馬英九的撥亂反正以及歷史地位,都可以從這裡找到答案。
 
关键词: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