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拉蕊的外交徘徊在迷途之中
2012-07-20 08:39:41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美國國務卿希拉蕊15日訪問埃及港口城市亞歷山大時遭到示威者圍堵,有人向她的車隊投擲蕃茄和鞋子,並向她高喊口號「要她滾回去」,甚至有人大叫著「陸文斯基」的名字;那是希拉蕊的丈夫柯林頓擔任總統時與白宮練習生陸文斯基緋聞的女主角。示威者這樣對著希拉蕊喊,目的無非是在羞辱她。
前一天(14日),希拉蕊已在開羅會晤了新任總統穆希,15日又會見埃及武裝力量最高委員會主席坦塔維,敦促軍方與新任總統合作,推動埃及民主過渡。然而在與希拉蕊會晤之後數小時,坦塔維就對當政的穆斯林兄弟會發表了措詞強硬的表態:「埃及永遠不會倒,它屬於全體埃及人而不是某個組織,埃及軍方永遠不會叛國,並將履行職責,直到埃及抵達安全的彼岸。」
什麼是「埃及安全的彼岸」呢?那就是不改變「世伙生活狀態」,不被宗教入侵政府和政治,保持在一個阿拉伯國家中,政治是政治、宗教是宗教,河水不犯井水,不要像伊朗那樣,搞政教合一,人民生活失去了基本自由,被宗教清規戒律縛了起來。當年伊朗軍方就曾在宗教示威時,要求國王巴勒維讓軍方發動政變,鎮壓宗教革命,但遭美國前總統卡特反對,他勸巴勒維出亡,讓柯麥尼回國。柯麥尼一回到伊朗,不但實行政教合一,還把美國大使館的人押為人質,關了一年多才通過談判釋放。而巴勒維也在流亡外國時鬱鬱而終。美國幫了柯麥尼,一點好處也沒有,伊朗從此永遠與美國為敵。
希拉蕊的作法,也像美國向來的外交慣例一樣,以世界老大哥自居,什麼都管,任何地方有動靜,美國都要插上一手,就是沒動靜,美國也不甘心,非要他們鬧起來不可。所以美國中情局永遠在全球各國中進行間牒活動,暗中出錢,暗中派人,並暗中運入武器。去年阿拉伯之春來臨,北非中東各國發生革命,美國是很高興的,援助所謂「革命」,爭取「民主」,惟恐不力。但革命的結果,美國最不歡迎的穆斯林兄弟會也來了,他們並且成為「革命」的主力。穆希便是埃及穆斯林兄弟會的領袖,並且已當選為總統。希拉蕊到埃及的目的,便是做魯仲連,拉埃及軍方與穆希合作,共同推動埃及的「民主政治」。這個地位對一位美國國務卿來說,其實是很尷尬的,不知希拉蕊處理此事時,內心是怎麼想的。
不久前,希拉蕊到柬埔寨金邊參加東盟外長會議,也接觸了許多東盟國家,並口口聲聲強調美國重返亞太充滿軍事成份,隱隱鼓動這些東盟國家與中國對抗。希拉蕊不但鼓動菲律賓、越南與中國對抗,遍訪東盟各國,使之在太平洋形成了一個圍著中國的半月型包圍圈。甚至還跑到印度、蒙古去訪問,有意在中國的西方和北方也形成了包圍圈。可以說,希拉蕊的亞洲行,擺明是在挖中國的牆腳。
但希拉蕊這些做法有成效嗎?許多國家都不以為然,大家普遍把希拉蕊稱為「大嘴巴」,後果效力對希拉蕊的努力完全相反。中國是東盟最大的投資來源國,它們都是中國的貿易伙伴國,叫它們與中國作對,根本就無法成功。而目前美援有的已經取銷,有的正在縮小,即使新近申請的,批出的也非常微小。所以希拉蕊不管怎樣賣力,最後將證明是白費氣力。
美國贊助「阿拉伯之春」,結果是引來想搞宗教統治的穆斯林兄弟會,這是對美國一個大嘲諷。至於亞太地區,太平洋這樣大,容得下中美兩個大國發展的。美國不必妒忌中國的崛起,中國是一定要崛起的。美國必須與中國合作,如果不合作,而要壓制中國崛起,那美國必定遭遇更大的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