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棄台論」真會發酵嗎?
2012-07-21 08:34:01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美國正快速走向「重返亞洲」的路上,指向很清楚。整個戰略態勢更清楚,就是要在西太平洋部署重兵。以台灣的戰略或地緣條件論,正是美國必要借重的據點,所以會一再傳出「棄台論」且有升高趨勢,這當然有玄機,即美國如何看待兩岸關係,如何從兩岸互動關係中提煉美國國家利益。
美國所以高調宣示「重返亞洲」,單就表象觀察,就可以了解這是圍堵或限縮「中國崛起」。在近期內,中美發生直接衝突的機率並不高,但各方面的利益衝突則不可能避免,甚至可以確認,美國要在亞洲取得更大的利益,就得發揮更大的影響力,並排除或貶抑潛在的競爭對手。「中國崛起」和美國的「重返亞洲」可能和平共存嗎?設若出現代理人例如菲律賓因為誤判而挑起衝突,風險係數還是滿高的。
再以南海諸島的領土和主權爭議觀察,美國不斷高調國際參與、國際仲裁,意在扮演一個更積極的角色,所謂南海自由航行,針對性更強,表明南海若有任何事故或衝突,美國大有可能直接介入,誤判的風險也隨之升高。台灣雖然聲明不會和對岸聯手處理釣魚台或南海爭議,但基於「一個中國」的框架,台灣的角色還是尷尬。台灣所以不時表態兩岸不可能聯手,即在向美國釋疑,此即美國如何看待台灣可能扮演的角色。外傳美國要求台灣不得在太平島部署飛彈就是最具體的例證。
美國介入台灣在南沙太平島的部署,卻樂於為菲律賓提升海空軍備以為南海有事之用,有無不同待遇已很清楚。台灣親美卻不如菲律賓,可以有各種不同解讀;但關鍵還在兩岸關係,以及「一個中國」的框架,甚至可以說台灣的軍備僅能有一種用途,就是嚇阻對岸而已,當然不樂見台灣在太平島提升軍備,試問台灣又如何肆應南海變局。
美國承認「一個中國」的框架其實已寓示兩岸終極統一的命題,美國如何看待台灣當然不能沒有保留。所以會出現「棄台論」就是基於此一思考,即台灣再親美,在地緣和血脈關係上終究和對岸更親。況且美國李根總統早已簽下「八一七公報」,承諾逐步減少對台軍售的質與量。而這也是出於美國對兩岸終將統一作出的評估。
換言之,美國早已就兩岸未來的走向,作出了短中長程的評估。「棄台論」其實就是提前兌現停止對台軍售以換取實質利益。如果兩岸和平發展的態勢不變,和平統一並非不可預期,美國對台軍售無論如何都得調整。這就是美國對兩岸關係的長程論述。至於短中程論述,當然得充分利用台灣和兩岸關係當中所有的矛盾來提煉美國國家利益,例如以天價對台推銷次級軍備,也樂見兩岸發展經貿關係,但在政治上不得走得太接近,不樂見兩岸出現和平統一的命題。
所以會出現「棄台論」原就是一個論述上的矛盾。此即美國智庫因觀點不同,出現對台灣未來的短中程和長程觀點的分歧。採短中程論者,當然會要求台灣配合「重返亞洲」的戰略態勢,強化利用台灣因素,並據以為牽制「中國崛起」。長程論者看全局發展,則會看到與其持續和中國發生利益衝突,不若尋求一個長期且穩定的解決方案。以台灣勾銷美國債務雖屬不經之談,但也印證了美國之於台灣的「能用則用」,並據以提煉美國國家利益。
以美國「重返亞洲」來檢驗兩岸互動,可以發現台灣單方面就兩岸互動降溫,必有美國在幕後下指導棋並施加壓力。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薄瑞光公開澄清「棄台論」並非美國對台政策的主流論述,但也讓「棄台論」有限度地局部發酵,至少可以進一步逼使台灣當局就範於美國的戰略布局。「棄台論」的相反相成,不能不說還有大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