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部:受災廠商遷移比例僅7%

2012-07-21 08:41:03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本報訊】工業部預測,第3季7個受災工業區可望恢復生產廠家比例將達90%,承認有59家工廠決定遷移和關閉,與受災廠商總數比較僅占約7%的比例。在7個受災工業區中,以沙哈叻達納那空工業區的恢復進度最慢。
 
針對大城府和巴吞他尼府7個受災工業園工廠復甦進度,工業部常務次長威圖透露,受災工廠共計839家,全面恢復生產357家,局部恢復生產306家,合計663家,占受災工廠總體的79%。預計在第3季恢復生產廠家比例將達90%。部分廠家仍未恢復生產的主因是缺少工人和生產設備,或是處在申請豁免生產設備進口稅、貸款和索取災害保險理賠期間。
 
各工業園區恢復情況調查如下,沙哈叻達納那空工業區受災工廠46家,全面恢復生產14家,局部恢復生產13家,占該區受災工廠58.7%的比例,被認為是恢復進度最慢的工業區。洛察納工業區(ROJNA)受災工廠213家,全面恢復生產69家,局部恢復生產85家,合計比例為72.3%。 班瓦工業園受災工廠143家,全面恢復生產94家,局部恢復生產16家,比例為76.9%。挽巴音工業園受災工廠90家,全面恢復生產48家,局部恢復生產31家,比例為87.7%。
 
納哇那空工業區(NNCL)受災工廠227家,全面恢復生產55家,局部恢復生產130家,比例為81.5%。挽加迪工業園受災工廠36家,全面恢復生產7家,局部恢復生產17家,比例為66.6%。Factory Land工業區受災工廠84家,全面恢復生產70家,局部恢復生產14家,恢復狀況最好,恢復生產率高達100%。
 
威圖補充道,部分工業區恢復生產率沒有達到100%,是因為有59家工廠選擇搬遷或關閉,占總受災工廠比例的7%。細分為洛察納 工業區29家、班瓦工業區13家、納哇那空工業區8家、沙哈叻達納那空5家、挽加迪工業園3家、以及挽巴音工業區1家。 
 
大部分搬遷工廠都遷移到東部,促進東部工業區的發展。搬遷和關閉的工廠數量占受災工業區整體比例較小,對於整體恢復不會造成影響,且部分工廠業務早就已經出現問題。
 
沙哈叻達納那空工業區的恢復進度緩慢,問題在於需要尋找新的復甦計畫管理負責人,否則防洪堤壩修建不會有進展。相比下,洛察納工業區的防洪堤壩修建進度己達73%、納哇那空工業區為 71%、班瓦工業區為70%、挽加迪工業園為65%、挽巴音工業區為58%。
 
关键词:工部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