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都面臨總經數據的下滑
2012-07-23 09:50:54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根據大陸各機構最近所公布的總經數據,物價持續下跌,消費者物價指數(CPI) 可能跌破3%; 第二季GDP成長率失守8%,正式由保9轉為保8。同樣的,台灣的景氣燈號也連續出現藍燈,一直扮演成長動力的出口,更面臨極大壓力,對大陸、香港的出口依存度跌破4成,只剩38%。這些現象共同指出,兩岸都有經濟進一步下滑的壓力。
大陸經濟的疲態,可以說是金融風暴、歐債危機的延續,只是在大手筆擴大政府財政支出後,產生兩方面後遺症:一是地方政府債台高築,若不慎重處理,恐釀大禍﹔二是吹起房地產泡沫,使調控政策在轉換時,一直有所牽制。連帶的,台灣經濟下滑,也難以繼續寄望於大陸的帶動,致使上半年兩岸貿易較去年同期衰退5.2%。
面對此一局勢,大陸總理溫家寶也坦承,中國經濟下行壓力較大,其對策為:要進一步加大微調力度,堅持實施積極財政政策,注重結構性減稅政策,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等以為因應。至於,台灣方面,由於財政、貨幣、產業政策似已用盡,未來可能再有的空間不多,所以沒有特別的對策,甚至公共建設也出現無法再舉債擴充的情形。
受到這樣的總經情勢的影響,大陸近年來大幅調升薪資的勢頭,也有了轉變。今年上半年,大陸共有16個地區調整最低工資標準,但平均增幅不到17%,明顯低於去年25個調整最低工資標準地區平均22%的增幅。一般認為,大陸今年整體工資增長面臨壓力,並不樂觀。
台灣的勞委會在政治正確的思維鼓勵下,主委已主張仍要提高基本工資,同時也回絕外勞與本勞脫鉤的建議,未來會不會又形成勞資的對立或爭議,尚待觀察。不過,在總體經濟表現難以樂觀的預期下,這樣的薪資政策未來恐又形成台灣內部爭議的焦點。
兩岸共同面臨總經數據的下滑,其實也是全球經濟的縮影,亞洲開發銀行在12日以全球經濟前景堪慮為由,下修今年與明年新興亞洲、美國與歐元區的經濟成長預測。根據亞銀預測,今年歐元區經濟成長為負0.7%,較初估的負0.5%更嚴重;美國的經濟成長預測,也從2%下修至1.9%。今年的開發中亞洲的經濟成長預測,也從原估6.9%下修至6.6%。
面對情勢愈來愈嚴峻,各國政府還是先在自己可以掌控的貨幣政策著手,因此利率、匯率的調降,成了這陣子許多國家中央銀行共同的政策方向,甚至出現負利率的現象。同時,存款準備率的下調,例如中國大陸人民銀行,就不斷調降存準率。這樣的政策,過去仍存有通膨的忌憚,如今可能會更單一的以景氣支撐為念,這就是一個明顯的轉變。
此外,兩岸貨幣主管當局,也共同有一個懸念,那就是房地產到底應如何對待。大陸總理溫家寶仍然強調,要堅定不宜的嚴控對房地產的信貸,以免宏觀調控出現前功盡棄的結果。
台灣的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亦然,對於高房價仍然堅定不鬆手,所祭出的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對豪宅的貸款成數、整體金融機構對土地、建築融資設下最高單價及總金額等之管制,成為鮮明的標誌。
只是隨著總經情勢的推移,兩岸的央行持續這種對單一產業──房地產的信貸管控,其效力如何?亦即總體寬鬆的貨幣,在其他產業投資因景氣不明而保守不前時,唯一可能消化資金的房地產如果持續用管制措施攔阻,央行和政府壓力會愈來愈大,雙方拔河將決定未來走向,也對將來總經數據有直接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