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不同層面體察奧運精神的價值

2012-07-30 09:28:11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奧林匹克運動會2012年屆大會,7月27日在倫敦正式揭開幕帷,隨即展開體育領域世界級的劇烈競技。全球各地的選手,經過層層篩選,才得脫穎而出,參加各類項目頂尖人物的更上層樓爭逐,能夠與會已是個人和國家的榮譽,如果技能超群,得到名次,則光環升頂,晉入令人崇敬的地位,國家聲名也受嘉惠。尤其4年一度的奧運盛會,源遠流長,早已奠立了運動事業神聖殿堂的地位,奧運精神的哲理,世世代代指引人類社會納入規範,循序運行,希望各方面都能體會其存在的價值。
 
國際奧林匹克活動,早在公元前776年就已存在,嗣經將近12個世紀的整合、運作、發展、和修正,終而形成現代奧林匹克的面貌。基本上,奧林匹克的宗旨和理想,則一直維持不變。其目的在於依循奧會觀念和價值,經由運動的淬練,教誨年輕人致力於建構一個和平與更美好的世界。於是,在這般基礎上推動競技,不停充實個人體魄,使用最有利方式和對手切磋、絕對服從裁判;從另一種說法,就是在公平、公開、公正原則下完成力爭上游的表現,也應用此原則於其他領域。
 
奧林匹克盛會的主要舞台,是各領域的比賽場地,在以田徑項目為主軸的比賽階段,發揮奧運精神的具體現象,較諸現代各類項目不斷推展增多,相對比較簡單。因此奧運鼓舞運動選手的口號,採用的是「跑得更快、跳得更高、擲得更遠」,範圍明顯局限在田徑比賽。隨後激勵運動員勝不驕、敗不餒的口號,換用「競賽人人爭先,只有一個第一」,涵蓋的比賽項目內容放大而應用較廣泛。對於奧運比賽風雲際會,選手全是一流水準,遭淘汰後的初期情緒平衡,其可發揮正面影響。顯然奧林匹克精神進入的層面也隨著時代進展,甚至非比賽期間,也能有箴言的作用,對建立和平、更好的社會將有所貢獻。
 
重視授獎儀典,是奧林匹克精神的特色之一,自從1896年開始以現制辦理奧運會,對比賽項目的前3名選手,依次授予金、銀、銅質獎牌,以永垂紀念以來。先後116年間,共99支團隊至少贏得一座金獎,同時與賽團隊中,也有46支隊伍從來與金獎無緣,而奪到金牌最多的10國,在奧會核發紀錄在案的4056座金牌中,幾占70%,可謂不折不扣的體育大國。現制授獎方式,包括對得牌選手唱名、就位、登獎階、高階人物授獎、獻花、獻紀念物品,然後升選手所代表的國家國旗、演奏該國國歌,在全場肅立觀禮的氣氛中,逐項呈現。這是主辦當局對於選手和所屬國家的尊崇敬禮,得獎者的激動飆淚、國旗冉冉升起時帶來的榮譽,真足以感人心絃,永難忘懷,自也是奧會永續經營的基石。
 
倫敦奧運啟幕時機,並不是很好,雖然媒體說的10億人聚集於斯 ,有約120位決策級的國家領袖躬臨觀禮。但熱鬧、炫麗,與別出心裁的表演,難以遮掩舉世所承受的經濟衰頹壓力。數十萬張賣不掉的高價位門票,甚至連揭幕盛典都能到處見到空位,成為庶民情緒欠穩、生活不安的直接反應。當然,英國當局盡心盡力籌辦這場盛會,也看得出來適當納入的奧林匹克精神。這個歷經工業革命成為世界強國的殖民國家,雖然國力式微,卻勉力寫下3屆奧運東道主的紀錄。同時也利用舉辦本屆大會的機會,把被視為落後的東倫敦區域,變為迎接全球目光的焦點,呈現把傳統化為創新的一面。
 
國際向把奧運會視為「外行人看熱鬧、內行人看門道」的典型,此一評價似無不妥。但是多層次的大型活動已經有了穩固的永續經營基礎,不僅是奧運組織本身健全,能調整適應多變的環境;奧運精神的力量,也是一股巨大的支撐力量,堪視為人類社會的瑰寶之一。
 
关键词:不同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