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和東風西風

2012-08-04 08:41:54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2012倫敦奧運開場頗獲好評,舉世在驚艷之餘,很難避免地會拿2008京奧對照,相信2012倫奧主辦者及其工作團隊,在發想之初不可能沒有超越之想,而有逆勢操作的設計,那就是東風和西風的差異。這是最容易製造刻板印象的時刻,淺識者難免受其影響,即京奧以氣魄見長,再現漢唐盛世規模;倫奧則以現代情調取勝,具雅俗共賞的氛圍,很能打動人心。
 
然而東風和西風在運動場上畢竟要分高下,處在較量的情境裡,但求參與而非奪標的運動精神即注定異化,金牌數之爭尤見熾烈。且觀賽者愈多,賽事愈精彩,情緒愈激昂,計較心隨之高漲,媒體傳播效應只會推波助瀾。京奧的金牌數首次出現東風壓倒西風的局面,中國人再次站起來了;對此,西方媒體此番當然集中於中美之間之於金牌數在倫奧又會是什麼局面。但如何看待君子之爭,如何報導,受眾如何反應,都可看出不同的格調和高下。
 
中國游泳新秀,16歲的杭州姑娘葉詩文破紀錄地連奪兩金,是否服食禁藥何以會成為美國主流媒體刻意傳播的話題,這當然可以看到格調的高下。世界游泳教練協會美籍執行長雷納德暗示葉詩文可能使用禁藥,美國主流媒體紐約時報隨即跟進指出,服用禁藥在中國是常有的事。場上的其他國家選手多半不願對此評論,但紐時認為這項破紀錄的驚人成就既已遭到質疑,無異仍遊走在歡慶與懷疑的灰色地帶。意在傳達葉詩文奪金不要高興得太早。
 
若非葉詩文挺得住,且檢驗結果順利過關,葉詩文在奪得第一金後,能否再下一金,就大有疑問。如果說這是對葉詩文發出干擾情緒的心理戰也不為過。但首金破世界紀錄,第二金只能破奧運紀錄,也不能說完全沒有影響。且在第二金後,這種無理取鬧,究竟有無服食禁藥的提問並未停歇,如果單用嫉妒葉詩文突破人類體能極限來理解這整起禁藥風波,就未免太簡化了背後存在的心態。
 
奧運的扭曲也出現在中國隊。為了爭取獎牌數,中國羽毛球女雙有兩組晉級八強,為了保證兩組雙雙進入四強,竟演出獨孤求敗的場面,南韓和印尼隊跟進,場邊觀眾自是噓聲四起。羽總判定統統「失格」。新華社報導,此舉「輸球輸人,丟人丟到家了!」眼看金牌極有可能到手的中國羽球雙打搭檔于洋和王曉理,就個人言當然吞不下這口氣,但在教練的指示下沒有更多選擇。豈非獎牌誤人,更多的是自取其辱。
 
新華社的評論說:「金牌的背後,一個民族的尊嚴和品格更加重要!」這句話沒錯,而且早該在賽前就發出評論,中國奧會更應該在代表隊出發前就作出公開宣示。至論比賽制度的扭曲製造「失格」的陷阱,這些都是多餘的話。為了增加獎牌數,為了「金包銀」,平白犧牲兩名優秀選手,運動精神也同時淪喪。這是雙重失格,讓人捏住小辮子,有心人更可據此振振有詞。
 
奧運精神在職業化的同時,再加上媒體的及時轉播和巨額廣告收益,不論選手或主事者早已遭受來自西方資本主義的制約,獎牌和獎金成為填充欲望的溝壑,不知有多少人因此陷溺而不可自拔。勝出選手領獎時奏國歌、升國旗的場景,又不知有多少人為之欣喜若狂,小國有「金」如此,大國情況只會更嚴重,只會更斤斤計較,參與者心態能不扭曲,不擇手段乎。
 
檢討現代奧運,可謂人類群體以國家之名遂行4年一輪的祭典,運動本身固然在追求人類體能的極限,也是人按著人的樣態尋求自我展現的自我崇拜;在這雙重效應下,既有極致的追求,也有誰來執牛耳的爭執。此外,奧運所反映的還有更多的國際現實,或謂金牌之爭就在中美之間,是另一種冷戰。此說或許嚴重了,但無論如何,不論東風或西風,都該爭一個格調。
 
 
关键词: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