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北京對釣島登島行動的對應

2012-08-21 04:21:31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這次香港保釣船啟豐二號闖關成功,搶灘登陸,將五星紅旗及青天白日滿地紅旗插上釣魚台,令兩岸三地保釣人士和全球華人士氣高漲。19日,日本國會議員、右翼分子也藉機登上釣魚台,更激發大陸十多個城市民眾上街強烈抗議。釣魚台事件使大陸民眾反日情緒高漲,有延燒全中國之勢。
 
不難理解,在陳毓祥溺水而亡之後,十多年保釣,成功的不多,挫折的不少,這次在日本挑起事端,甚至要將釣魚台收歸國有的聲浪中,啟豐二號在大陸和台灣保釣船無法出航的情況下,單獨前進,在日艦兩邊夾擊下,勇敢登陸,取得勝利,這當然讓人在特別的沮喪中,看到了保釣成功的希望,自然令人興奮。不過,人們在興奮的時候,不要忘記了重要的觀察,那就是日本和中國政府的應對立場。
 
先看日本。日本政府這次在釣魚台問題上來勢洶洶,先是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拋出民眾捐款購買釣島的議題,接著,民意跌到谷底的野田政府打蛇隨棍上,提出由國家收購,並列出9月份的時間表,在這期間,甚至傳出野田要在戰敗日參拜靖國神社的風聲(最後是以執政黨內閣大臣參拜了結),之後,日本又高調否定台灣馬英九政府提出的東海和平計畫,大有在釣魚台問題上與兩岸一決的決心。這次啟豐二號單兵搶灘,連船員本身都沒有成功的奢望,因為日本布防嚴密,船艦眾多,根本沒有可能讓啟豐二號靠近釣魚台海域。誰知,在啟豐二號前進的過程中,日艦圍了又鬆,鬆了再圍,乃至按照演習劇本碰撞漁船,但最後還是讓啟豐二號突破重圍,登上釣魚台,並在拘捕登島船員後,立刻遣返,沒有重演扣留船長多天的舊劇。日本為何採取這樣的姿態?
 
首先,啟豐二號表現出大無畏的凜然精神。日本人的集體精神的特徵之一就是欺軟怕硬,這次啟豐二號百折不回,展現出「為有犧牲多壯志」的拚死勇氣,震懾了日本人的氣焰,撕開了海上保安廳的堵截口子;其次,當然是中方從內部到外部,都做出了嚴重的交涉和警告。北京政府雖然軟弱,阻止廈門保釣船出航,也不願意因為保釣引發的全國反日風潮,影響18大前的維穩大局,但是,鑑於日本的囂張和全球保釣一觸即發,北京也必須要有表態,以紓解緊繃的民族主義情緒,央視播放登島畫面,就是一例。同時,北京也全力以赴給日本施加壓力,避免事態擴大,這對日本當然也是一個相當大的制約。
 
第三,更為關鍵的當然是華盛頓的態度。表面上,美國多次強調釣魚台屬於日美安保條約的範疇,防止中國挑起戰端,但暗地裡,華盛頓警告日本,不要在香港民間保釣船登島一事上做過頭,擦槍走火,引發這個地區的不穩定,破壞美日韓台灣的同盟基礎。美國的暗中施壓,對野田政府不敢撞沉啟豐二號,並迅速放人,起到了作用。要知道,美國在總統大選年,已經面臨本國經濟復甦緩慢,歐洲債務危機陰霾不散,敘利亞動武迫在眉睫的挑戰,華盛頓絕對不想東亞再陷入中日軍事衝突的危局。這些情況顯示,日本的右翼化進程雖然明顯,但日本國力已經大不如前,日本決策的牽絆很大,野田政府難以乾綱獨斷,一錘定音。
 
再看中國。外交決策弱化是不爭的事實,這不但是因為決策層優柔寡斷,利益集團糾葛難定一尊,民間也有繼續「韜光養晦」的聲音,與不惜與日本一戰,或者說至少不求戰但也不懼戰的民族主義情緒分庭抗禮,維穩超過維權的心態,導致在保釣問題上遜於南韓不說,在壓制民間保釣上也不遺餘力。但是,啟豐二號不為所動,不聽勸告,繼續搶灘,成功登陸,迫使北京政府只能跟上,開放官方媒體報導,聲稱放人是中方施壓所致,甚至有傳言說在啟豐二號保釣過程中,受到護航。這些情況顯示,本來在這些事件上,中央統合處理的能力已經低下,意願不足,需要民間力量的「勇氣加上理性的闖關」,形成強大的民意氣場和壓力,迫使政府「拿香跟著拜」,最終上下形成合力,爭取雙贏。這個「以下迫上」,帶動中央動起來的模式,在保釣上可以成功,未來在推動中國體制改革的過程中,或許可能也會獲得成功。從烏坎,到什邡,再到啟東,這種模式正在進行上下磨合,並在逐漸成熟。未來觀察中國,必須注意這個點。
 
关键词:注意北京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