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共和黨何以向台灣人民致敬
2012-09-01 11:06:25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美國共和黨新版黨綱日前出爐,濃濃的極右氛圍,大有回歸強勢外交,反對刪減軍費,似有重回稱霸全球的氣勢,若再加上美國總統大選話題的攻防和推波助瀾,共和黨黨綱以及獲得大選提名的羅穆尼如何看待兩岸,這就不能單純看待,且要有一番計較。
共和黨黨綱對台灣的友善,可以從用詞遣句中看出,例如:「台灣是中國大陸的民主及經濟典範,吾人向台灣人民致敬。美國與台灣關係必須持續以『台灣關係法』為依據。美國與台灣因對公平選舉、個人自由及自由企業的共享信念而緊密團結」。
共和黨所以會「向台灣人民致敬」,主要是拿台灣和對岸做出對照,這是美式意識形態尋求複製體的體現,認為台灣的政經體制是按著美國指導方針發展出來的。所謂維持台灣現狀的內在思路就是信念共享,且必要緊密團結,況且台灣還可以是一張牌。
是以「吾人(共和黨)反對台海兩岸任何一方採取片面舉措而改變台海現狀,吾人堅持的原則為:任何關於台灣未來的議題,必須以和平、對話且獲台灣人民同意的方式解決。若中國大陸違反此等原則,美國依據『台灣關係法』,將協助台灣自我防衛。」這些語言和柯林頓和小布希時代的政策幾乎沒有二致,識者皆耳熟能詳。
從協助台灣「自我防衛」的思路,更清楚地表明美國民粹語言也只認定必要支撐台灣,但僅限於「自我防衛」。對兩岸的和平發展,又不能不說,「吾人讚揚台海兩岸採取降低緊張情勢及強化經濟關係的各項步驟」。這是美式政經分離論,不放過提取經貿利益。至論台灣作為政治實體和話題,共和黨還是很清楚這是最敏感的問題。
是以「台灣作為美國忠實友人,已獲得吾人堅強支持,包括取得自由貿易協定地位、適時出售防禦性武器,及充分參與世界衛生組織、國際民航組織及其他多邊組織」云云,看似高度支持台灣重返國際社會,但完全不及「主權」議題,明確地守住了「一個中國」的框架。
共和黨黨綱對台灣的論述,細究其實,並未超出1972年以來美國對華政策的基本思路和兩黨外交傳統。或謂共和黨羅穆尼主張出售F-16C/D戰機,能說不是為台灣安全著想,更示友善?但這終歸是選舉語言,不宜片面看待。
台灣外交部畢竟看得清楚些,即不論誰當家,台灣還是在美國兩黨外交和「一個中國」的框架之內。就算「共和黨通過的黨綱中,再度列入強勁友台文字」;但也只能「顯示美國不分黨派支持台灣」。
或謂美國右派和美國境內的軍工複合體密不可分,經濟愈蕭條,右派聲音就愈大,隨時都有可能拋出夾帶民粹訴求的政策和法案。羅穆尼正是不折不扣的右派,獲得共和黨提名後宣稱,「應更強硬面對中國,確保中國遵守現有協議,具體措施包括把中國列為貨幣操縱國,並強迫課徵平衡稅」,所以會有這種論調固不必意外,只是民粹成分遠大於實際執行的可能。
除開民主和人權議題外,在美國的戰略構想之中,必要認清台灣的基本價值主要來自於兩岸的格局。針對中國的崛起,台灣是最能做出對比的著力點。羅穆尼的論述,與其說是搶救美國經濟,不若說:更像是在製造選戰話題必要虛構的敵人,對此,台灣在認知上又該如何自處?
共和黨籍前美國貿易代表波特曼直指:「中國購買美國國債對美國安全造成的威脅不亞於中東的石油」。姑不論波特曼如何看待中美之間的經貿糾纏,但目的只有一個:「只有羅穆尼有能力終止中國購買美債所造成的威脅」。有選舉即有民粹,這是最現成的例證。
在兩岸之間,共和黨的論述因羅穆尼的個人偏好,更傾向台灣;這只會逼使歐巴馬和民主黨陣營更在意如何表態,不論從正面或反面評估,該如何看待「向台灣人民致敬」之類的語言,也很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