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亞太經合組織年會的期待
2012-09-03 10:13:51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今年的領袖會議,從9月2日至9日在主辦國俄羅斯的東部大都會海參崴召開。由於近年國際經貿環境衰退,使這個由亞太地區21個經濟體結合而成的論壇,處境並非順遂,不僅是會議氣氛受到影響,可能納入討論的議題,也有形格勢禁,難以暢所欲言的牽連。尤其美國總統歐巴馬因故缺席,使新完成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以正式會員地位來主辦論壇的俄羅斯不免感到掃興;而再接任俄總統的普亭,風光主持橫跨兩洲的大型經濟會議,竟然少掉一位要角,也會若有憾焉。不過這類巧合,都將無損於論壇的分量和新的發展趨勢。面對國際逆勢,21個經濟體還有找得到共識的議題,以及基於睦誼和互利的動力。
成立於1988年的亞太經合組織,是一個以經濟合作為宗旨的鬆散論壇。但隨著中國等具實力的經濟體次第納入,成員結構趨於完整。加上1993年起組織地位晉升到「非正式經濟領袖會議」層級,使協商運作更為成熟。此後亞太經合會逐步走向建制化,並能提出理想化願景,在烏拉圭回合談判進行到最後階段時,乃做了突破性決定。該會適時以世界貿易自由化先驅自許,以具體行動加速推動世界貿易協定的簽署與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成立,落實自由化的種種措施,因此亞太經合組織雖屬結構鬆散的論壇,其所標榜的貿易自由化等議題,雖不具約束力。但從這段往事,可確認其敢為風氣之先,在現代經濟合作上是有明顯貢獻的,是值得驕傲的。
俄羅斯從蘇聯崩解後,曾經歷過一段坎坷歲月,經濟方面也已潛隱多時。這次輪值亞太經合會東主,受到國際經貿環境的影響,際遇並不理想。但是,從亞洲崛起的加持,近年俄國逐步重回國際經濟舞台的心得,俄方決定除了將遠東重鎮海參崴修建得煥然一新,使年會光鮮亮麗外,更引人矚目的是公布一套進一步融入亞洲運輸體系的計畫,做為對亞太經合會的獻禮。重點包括實現西伯利亞鐵路和北海航線的現代化,以及在亞洲內、亞歐間開闢新運輸路線計畫。對以保守聞名的俄羅斯而言,願意推動遠東地區物流整合,就是不尋常的突破。
根據世界貿易發展趨勢預估,由於密集的區域整合,亞洲內的貿易增長速度,將比亞歐之間、或亞美之間的增速更快。而俄國對於改善運輸的積極態度,尤其是現階段發展經濟的重要工具之一,同時也對區域內各經濟體做了莫大提示 ,將來俄國遠東交通基礎設施依計畫完成,沿海沿邊貨流網絡能順利配合,則經由西伯利亞鐵路以多式聯運、或稱複合運送方式,將標準貨櫃向東轉移,連貫對開的運輸系統相輔相成。東亞的中、日、韓和歐亞洲的俄羅斯在交通運輸上結合一塊,於經濟發展有多大影響,真是難以想像。
亞太經合論壇架構內,屬於東盟組織的成員正好1/3,目前亞太經合會與東盟成員身分重疊,並沒有任何矛盾存在。但論及亞太組織將改善俄亞間運輸議題時,東南亞各經濟體在感覺上似乎頗為迢遙。這種純地理上的觀念當然無不是,不過多方面的合流方式已告推進。屬於東盟本身的「泛亞鐵路」計畫,可由越南轉南寧經北部灣連接不同幹線和俄亞運輸計畫接軌;另也可由泛亞鐵路直上昆明,出中亞連結俄亞運輸計畫。總之,所謂「條條大路通羅馬」,整個運輸體系的結構,在於泛亞鐵路照原設計完成,由南洋往返歐亞原在規劃案中。
本屆亞太經合會議題,除了強化原有合作精神,對抗貿易保護主義,共築防禦歐洲債務危機的防火牆外。經由俄方主導的運輸路線,使亞太經濟合作出現一番新面貌,相信是各方殷切期待的發展。